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
不得不说,消费者也是苦隐藏式门把手久矣。虽然噱头十足,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和车型使用,但有不少消费者并不买单。隐藏式门把手在实用性和稳定性上,确实是不如久经检验的传统门把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鸡肋的瞬间。例如,在冬天结冰的情况下,隐藏式门把手可能会被冻住,无法正常弹出。
当然,车企们之所以青睐隐藏式门把手,也是有原因的。就造型来看,就足够的漂亮,更能展现车辆的侧面线条,没有多余的部件干扰,时尚感、科技感十足。
除了好看,在功能上这个配置也有一定的“用处”。
像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能进一步降低风阻。据研究表示,隐藏式门把手在车速40km/h的情况下,百公里电耗可降低0.005kWh,如果车速在80km/h情况下,可降低0.12kWh的电耗。另外,当钥匙靠近车辆时,隐藏式门把手会自动伸出迎宾,等待车主进入行驶后收回,也迎合了电动车所需的仪式感和科技感。
事实上,安全问题才是这次关注的重点。在征集意见中,直接点明了隐藏式门把手存在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风险。据公开数据显示,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事故中,12%的救援延误与门把手设计缺陷相关。
另外,隐藏式车门把手过度依赖电力,一旦碰撞或者断电,车门就可能打不开。而且相比于传统机械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破拆时间更长,这也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会更困难。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目前都没有针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强制标准,传统机械门把手规定了高低温、振动、冲击等50多项测试,而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只能靠车企自觉。
不得不说,这次官方出手整顿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如今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标准和规范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当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任何技术创新都应该以不降低安全基准为前提。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聊一下你的看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