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时间不等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强调。
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销量、收入、利润全面增长,但是在面对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竞争激烈,吉利汽车的危机感丝毫不减。
近期吉利集团大动作频频,先是领克、极氪在今年2月合并为极氪科技集团,随后5月吉利汽车又官宣与极氪合并计划。至此,“一个吉利”战略成型。
攥指成拳,吉利汽车正在积蓄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业绩表现亮眼,用“高速增长、全面开花”来概括不为过。
销量方面,燃油车、新能源齐头并进,第一季度销量为70.4万辆,同比增长48%,创下吉利汽车单季度历史新高,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达26%,位居行业前列。
其中燃油车领域,吉利中国星第一季度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10%,成为国内燃油车自主品牌销冠。
另外,新能源品牌——吉利银河第一季度销量达2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0%。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5年4月30日,吉利银河累计销量已突破93万辆,有望在本月达到100万辆,成为最快达到这一成就的新能源品牌。
得益于新能源领域规模效应释放,吉利汽车第一季度毛利总额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6%,并且毛利率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达到15.8%。
盈利方面,吉利汽车第一季度实现56.7亿元净利润,同比暴增264%。
除此之外,极氪科技集团也表现不俗,第一季度总销量达11.4万辆,同比增长21%,其中极氪品牌销量达4.1万辆,同比增长25%,领克品牌7.3万辆,同比增长19%。
盈利方面,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的整合已初见成效。第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实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5.13亿,扣除一季度未实现的外汇汇兑税后净收益后,极氪科技集团核心净利润实现盈亏平衡。
毫无疑问,吉利汽车、极氪科技集团双双发展良好,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却有增无减。因此,吉利集团并未掉以轻心。
桂生悦表示:“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这么快进行合并的基本逻辑。”
“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形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在业绩发布会中,“长期主义”一词被频繁提及,“一个吉利”的核心或在于此,于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重中之重。
整合的确能起到效果,比如极氪品牌和领克品牌合并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均下降上亿元,同时资本开支从去年第一季度的6.9亿元,下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3.2亿元。
除了“钱”之外,两个品牌之间的内耗问题也因整合而有所缓解。
一是两者的定位更加清晰,极氪品牌继续向上发展,领克品牌向宽度发展,能规避双方在产品规划上的重叠问题。
二是领克和极氪合并以后在座舱、智驾方面全面实现了平台化,得益于此,规模化优势显现。今年第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综合毛利率达到19.1%,甚至超过特斯拉近3个百分点。
而吉利汽车和极氪合并后,也将有效降低成本,内部目标为生产降本目标大于3%、研发优化目标达到10-20%。
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经内部测算,(合并后)研发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方面,去年已在原预算基础上额外节省几十亿元。”
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一套“组合拳”下来,吉利汽车正在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
吉利汽车和极氪最快什么时候能合并完成?吉利汽车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线,这里面涉及到双方谈判、召开股东大会、交割等程序,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还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次合并要花多少钱?虽然吉利汽车官方没有确切的回复,但是这次极氪的投资者换股机会应该比较大,预计不会花很多现金量。
合并完成之后,吉利汽车就是吉利集团自有乘用车品牌的旗舰上市公司,以后关注吉利集团自主品牌的财务表现,大家只看吉利汽车的一张报表就行了。
值得关注的是,吉利集团旗下还有极星、smart和路特斯等品牌,对于这些品牌,吉利汽车没有任何收购的计划。
吉利汽车对未来的信心十足,桂生悦相信从去年开始的良好势头会很好地保持下去。
不过,良好发展势头下也暗藏危机。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罕见揭短,深刻反思了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出海和营销售后这两方面。
首先来看出口,虽然海外销量相较上季度并没有下滑,但是增长速度却不敌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有一定下滑。
归根结底是吉利对于海外市场调研不足、反应较慢、支持力度不够,主要问题集中在车型出口时,吉利汽车并未针对性地调整海外市场的车型配置,导致成本和售价优势不如友商。对此,吉利汽车计划调整海外销售组织架构,新增产品研发人员,并推出海外市场的适销产品。
此外,吉利汽车在海外的亲民新能源产品,只有银河E5这一款车在售,车型种类较少。对此,吉利汽车计划未来在海外市场推出多款车型,比如星舰7、星愿等,加快出海节奏。
营销与售后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极氪品牌、领克品牌还是银河品牌,都还有很多值得提升的地方,如何把握营销手段的度以及如何加快服务体系建设,都是留给吉利汽车思考的问题。
看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相信以上问题对合并后的吉利汽车而言,并不是难事~
近一两年汽车市场骤变,未来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可能还会加剧,只有坚守长期主义,同时能力更加全面的公司,或许才能远离淘汰赛。
“一个吉利”,就是长期主义的体现。
做“减法”的吉利汽车,正攥指成拳,加速挥出更有力的一拳!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