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5月13日,一则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案件在网上公布,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
一天后,哪吒对其进行说明,表达是广告公司向法院进行申请,而不是哪吒汽车申请破产,并强调目前哪吒内部没有申请破产的相关事宜。
在车市争夺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在破产与被收购之间,不管哪吒的走向如何,都令人唏嘘。就在这则被破产消息公布之前,有消息称丰田将收购哪吒汽车。如果成功,对于哪吒来说自然是利好。但截至目前,这则消息没有更多后续。
哪吒有多大概率被丰田收购?
在笔者看来,丰田收购哪吒,似乎意义不大。
收购一事传出后,丰田和哪吒双方都已进行辟谣,称这是件“没听说过的事”。事实上,结合行业、两家企业目前面临的形势来说,这件事并没有一个“必须发生”的逻辑点。
但从“无风不起浪”的原则出发,或许可以从双方层面分析,为何会传出这件“绯闻”。
从哪吒的角度,目前哪吒面临的最大困局就是资金短缺,而且缺的不是一星半点,单靠一两次几亿或十亿级的融资,都无法挽救哪吒目前的困境。
核心原因有二,一是哪吒汽车的股东对其创始团队信任度下降,哪吒CEO张勇被爆“跑路”英国后,哪吒汽车的信誉度再受重创;二是因为哪吒汽车并没有核心的谈判筹码,这个筹码包括核心技术、核心研发团队、产能等。目前来看,除了工厂,哪吒并不具备其他优势。
从丰田的角度,目前最大的挑战则是如何加速电动化布局。目前,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已经初具成效,正因如此,丰田更需要继续加大扩产以及寻求更低成本的电动车生产研发。
二者结合来看,哪吒汽车能够被丰田收购的唯一原因,或许是哪吒在国内以及东南亚市场还有着四大工厂。目前哪吒汽车国内三大工厂的规划产能加起来大约在30万至40万辆,而印尼雅加达工厂的初期产能也达到了5万辆,也就是说,如果传统车企收购哪吒汽车,短期内就能解决产能爬坡问题。
对于丰田来说,哪吒目前在东南亚的业务也会成为吸引其收购的核心原因之一,毕竟东南亚对于丰田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即便是中国车企对东南亚市场进行疯狂进攻,也无法撼动丰田在东南亚市场的地位。
也就是说,哪吒对于丰田未来的电动化战略是有一定助推能力的。但相比小鹏助推大众,零跑反哺stellantis,哪吒对于丰田的帮助,也就仅此而已了。
从近两个月销量来看,丰田全新推出的电动车铂智3X起势很快,短短两个月时间月销量提升到近七千辆,主要原因是丰田摸准了中国市场电动化需求趋势,对于成本的控制和智能化的提升有着全新的战略路径。
因此,近期丰田的核心需求,除了巩固市场成绩,还需要进一步实现技术升维和成本控制的平衡。由此看来,丰田对于收购哪吒带来的改变,需求不大。
哪吒离破产,还有多远?
虽然哪吒极力辟谣自己没有破产重组的计划,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哪吒离破产,也不远了。
张勇“旅欧”事件,对于员工和投资者的说辞是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但过了一个月,张勇不仅删光了其社交平台的内容,后续更可以用“音信全无”来形容。
军心涣散是次要,投资者信心锐减或许才是压死哪吒的致命稻草。
从销量数据来看,哪吒在某平台的公开销量,已经连续两个月无数据可查,目前可查的,仅有哪吒在泰国市场的销量。
对于汽车行业投资者来说,CEO曝出的负面影响,加上“消失”的销量,可以判断出哪吒汽车正处于非常艰难的阶段,而要追赶正超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更是难上加难。
犹如丰田有可能收购哪吒的理由一样,仅靠工厂和产能吸引投资者并不现实,因为这并不代表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只能说明哪吒还有一些固定资产能够折现。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哪吒的核心竞争力不够。首先,哪吒没有核心部件的完全自研能力。无论是三电系统还是增程器,抑或包括智能辅助驾驶和车机等智能化技术,哪吒都需要购买获取。
其次,哪吒并不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虽然在2022年哪吒曾登顶过新势力销量第一的宝座,但随后曝出的虚假销量、压库存事件,当时就击碎了哪吒的销量神话,最后便是销量的无止境下滑。销量就是实现供应链整合优化的一大核心指标,没了这个,哪吒自然就不会在供应链体系中寻得话语权。
最后,哪吒目前还能讲的故事只剩下东南亚市场了,但以此前想通过东南亚市场自救的一众新势力的结局来看,哪吒想通过这块业务翻身,并不简单。
综上,哪吒或许连自救的机会都错过了,今年新能源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加上官方进一步加强了对行业的监管,新能源市场不再是无序生长的状态。此背景下,哪吒想通过稳扎稳打再次回归主流市场,以其目前的技术能力,即便是有强资金注入,也仅仅是烧钱而已。目前最好的结局,还是祈祷丰田收购成真吧。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