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随着各大车企6月销量数据出炉,新势力也迎来了年中大考。在价格战白热化、政策风向转变的双重压力下,新势力阵营更是热闹非凡:零跑强势四连冠,问界首超理想,小米也暴露“命门”……这场激烈的“拼杀”,正从单纯的销量比拼转向技术、产能与战略的全方位博弈。具体情况如何,接着往下看。
6月,零跑再次以4.8万辆“遥遥领先”,同比暴涨138%,上半年累计销量22.17万辆,成为新势力阵营中增速最猛的“黑马”。究其成功秘诀,“降价增配”绝对功不可没:端午期间对C16、C11等主力车型推出限时优惠,下旬改款C16更是以“加量不加价”的打法收割订单。但真正考验还在下半年,即将上市的B01能否延续C16的爆款神话,将成为零跑守擂的关键。
问界与理想的缠斗则更具戏剧性。6月,问界以44685辆的成绩首次在单月销量上压制理想。M9与M8两款高端车型贡献超八成销量,均价稳居40万以上区间,直击BBA腹地。反观理想,6月销量同比下滑24%,环比下跌11%,L系列增程车型增长乏力,纯电新品i8、i6尚未上市便遭遇小米YU7的“订单截胡”。更微妙的是,当友商掀起价格战时,理想仅靠国补和小额礼品应战,这种克制策略在短期销量与长期品牌价值间的取舍,正考验着李想的战略定力。不过,视线拉长到整个上半年,理想仍旧以超20万的销量位列第二。
小鹏正上演着“中端突围战”。6月3.46万辆,上半年19.7万辆的背后,是MONA M03和P7+在细分市场的强势表现。但G系列车型的疲软,暴露出其在高端市场的品牌焦虑。即将上市的G7与小米YU7正面交锋,这场价格与技术的博弈或将决定着小鹏能否突破“性价比”标签。
相比而言,小米则陷入甜蜜的烦恼。月销超2.5万辆,上半年超15万辆的表面数据亮眼,实则暗流涌动:环比下滑10%与YU7长达60周的交付周期,暴露出其产能掣肘。竞争对手已开始用“报销定金”“挖墙脚”,若三季度产能无法突破3万辆/月,小米或将错失冲击前三的黄金窗口。
蔚来的“多品牌战略”初见成效。6月乐道和萤火虫两个子品牌贡献过万,但距离外界期待仍有差距。萤火虫品牌推出的租电模式售价下探,能否在下半年撬动下沉市场,或将成为兑现“四季度盈利”承诺的关键。
编后语
智电车讯认为,当比亚迪叫停“一口价”促销,当工信部发文整治“内卷式竞争”,当消费者从“比参数”转向“要体验”,车企或许应该意识到,下半场的较量已经从价格战进入到深水区。彼时,真正能够掌握话语权的,必然是用心造车的实干派。那么,对于未来走势,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