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7月3日,一辆新能源SUV在挪威奥斯陆的展厅内正式完成上市。没有过分喧嚣的场面,却吸引了无数消费者驻足围观。这辆车,正是来自中国的——深蓝S07。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动作——不只是深蓝汽车进军欧洲的起点,也是中国新能源品牌正式进入“全球考场”的又一次亮相。
为什么是挪威?为什么是深蓝?为什么央企出手,总能赢得市场尊重?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深蓝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决心和持续深耕技术的初心当中。
攻下汽车工业的“圣殿”:深蓝的欧洲野心
在全球汽车行业,有两个共识从未动摇:一个是,欧洲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另一个是,欧洲市场的认证标准最苛刻、消费者要求最高。
也正因如此,登陆欧洲,尤其是登陆挪威,已然成为全球新能源品牌的“成人礼”。这是一个几乎不给新品牌试错机会的市场——2024年,挪威的电动车渗透率高达83%,远超第二位瑞典的54%。而挪威人均电动车拥有量更达到1.2台,可以说是全球用户成熟度最高的市场。
与此同时,包括挪威在内的北欧,更是涌现了海量赛车手的地方,这里的消费者不仅整体驾驶水平高,对于一辆车的驾控表现,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更严峻的是政策与标准。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通过整车型式认证(WVTA);要在地处北欧的挪威销售,还要通过极寒环境下的电池性能检验(-30℃环境强制测试)。这套双重门槛,是对电池安全性、智能系统稳定性、能源管理能力的全维考察。
换句话说,如果能在挪威立足,那就意味着,产品性能、制造质量和用户体验,已经在全球顶级标准上完成了一次“实战认证”。
而深蓝S07,就是这样一款能让“技术含量”转化为“市场含金量”的产品。7月3日完成上市,成为极少数能够在北欧国家挪威实现成功上市的中国新能源品牌。这,不仅是一场成功的商业落地,更是一次中国品牌对欧洲高地的战略“登陆”。
深蓝全球化:不是偶然爆发,而是长期蓄能
在海外热度持续攀升的背后,深蓝的全球化布局早已悄然成形。自2023年11月启动海外战略以来,深蓝品牌短短半年内便完成了对53个国家的市场覆盖。从泰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约旦、阿联酋,再到如今的挪威和即将登陆的德国、荷兰、英国……这一速度,甚至超越了大部分“新势力”的扩张节奏。
更重要的是,这种扩张并不是“简单出口”或“贸易通路”,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属地深耕”——包括本土化销售网络、本地售后体系、渠道伙伴共建、产品定制研发等多个维度。例如,在挪威,深蓝选择与当地头部经销商Motor Gruppen合作,新车上市与门店开业几乎“零时差”,为Made in China赢得了口碑。
可以说,深蓝的快节奏,绝不是偶然,而是出于长安“海纳百川”全球化战略下的深远布局,以及央企底蕴的赋能。
在服务层面,更以“服务先行”理念打造全球用户品牌“withU”,联合欧洲物流巨头KUHNE+NAGEL与保险服务商Allianz Partners,提供仓储、售后、保险一站式解决方案。不仅展现了前瞻的国际视野,也为全球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技术与产品:深蓝用实力说话的底气
没有硬核的产品力,任何海外战略都是空谈。深蓝S07之所以能在挪威一战成名,是因为它在新能源三电技术、智能座舱、极端工况适应性等方面,真正实现了对国际一线品牌的对标甚至反超。
在补能效率上,深蓝S07支持800V高压快充,10%-80%充电仅需48分钟,充电15分钟就能跑260公里——刷个TikTok的时间就能“满血复活”,真正实现了“补能堪比油车”;在极寒适应性上,其搭载的微核脉冲加热系统能在-30℃环境下完成电池加热并保持高效充放电,直面挪威严冬;智能配置方面,车辆配备全栈智驾辅助(包含FCW/AEB/LDW/ELK等)、儿童乘坐监测、AR HUD导航等功能,实现对欧洲用户普遍关注的“安全+体验”双重覆盖。
外观设计方面,深蓝S07延续深蓝“共生美学”设计语言,斩获德国红点奖与iF设计大奖,细节精耕细作之下,其风阻系数低到0.26Cd,比保时捷Taycan还低。更重要的是,深蓝S07还在Euro NCAP测试中获得五星认证,并在成人保护项目中摘得“单项冠军”。
对于务实的欧洲消费者来说,亮眼的并不只是参数,而是真正可验证、可信赖的价值点。深蓝S07,不但做到了,还做得不错。
“新央企”的身份,是深蓝可信赖的隐形保障
与很多“新势力”不同,深蓝汽车背后站着的是长安汽车——这个在中国有着60余年汽车制造经验、年销量超200万辆、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的“老字号央企”。这并非只是一个背景标签,更是体系力、品质力和责任力的集中体现。
在海外,这层身份也成为“信赖”的加分项。中国央企身份意味着资金与资源保障、合规透明的品牌形象、稳健而长期的战略决策。这些正是欧美市场用户最为看重的企业气质——不是“卷价格”,而是“立标准”;不是“快打快撤”,而是“深耕落地”。
自“央企品牌引领行动”开展以来,深蓝汽车已成为首批入选的央企产品品牌代表,连续刷新“10万、20万、30万、40万、50万辆最快达成”的纪录。如今,深蓝S07在欧洲的成功落地,同样不只是一个产品的胜利,亦是“新央企全球信赖”的生动注脚。
挪威只是起点,深蓝的“欧洲进军图”刚刚展开
从政策与产业红利看,欧洲电动化转型加速,政策对新能源的倾斜,以及其辐射全球的市场影响力,共同构成了深蓝汽车的战略机遇;欧洲多国加速电动化转型,同时欧盟“Fit for 55”减排目标倒逼传统车企转型,为新能源技术领先的中国品牌留出市场窗口期;而欧洲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发达的物流网络和辐射全球的市场影响力,有助于深蓝汽车以欧洲为支点,进一步开拓中东、非洲等其他海外市场,全球化跳板效应明显。
据规划,深蓝汽车将在2025年完成对德国、荷兰、英国等主流市场的产品投放,下一款进入欧洲市场的车型或将是右舵版的S05,并将在未来推出多款本地定制化新能源车型。
深蓝汽车的远期目标也已明确:到2030年,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对今天刚刚站上挪威市场舞台的深蓝而言,这不仅是勃勃雄心,也是一个契机。
结语
从“中国智造”到“全球信赖”,深蓝正在改写格局。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剧烈洗牌、智能化趋势日益清晰的今天,深蓝选择在欧洲最难啃的市场之一挪威登陆,不是为了简单“抢镜”,而是为了将产品力、品牌力、服务力、制度力一次性经受最严苛的考验。
如今的深蓝,不再是那个“后来者”。它有央企的稳健体制,也有新势力的创新节奏;有自主的技术底座,也有全球协同的开放姿态。更重要的是,它有一种沉静而坚定的战略气质——不是一夜爆红,而是日积月累后水到渠成的厚积薄发。
从奥斯陆的那一间展厅,到整个欧洲,再到全球主流新能源市场……未来几年,当我们再次回看这场“欧洲战役”,或许会意识到,正是这一次静水深流的挪威上市,让一个新央企品牌真正走上了世界舞台。
那时候,深蓝不只是“中国的深蓝”,而是“世界的深蓝”。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