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新晋第100家央企,整个汽车产业都在注视其旗下深蓝汽车的动向。作为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深蓝以“科技运动潮牌”的定位,正通过“智领2030”战略重构新能源赛道的竞争逻辑——这里没有价格战的内耗,只有技术突破、产品迭代与全球化布局的协同共进。
新央企背书:从资源赋能到战略升维
深蓝的底气首先来自新央企的战略赋能。在国家“十五五”规划推动汽车产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中国长安将深蓝定位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科技突破的力量、全球出海的引擎”。这种定位绝非空谈:2022年12月至2025年3月,深蓝累计销量稳居央企新能源品牌第一,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激增71%,国资委“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优秀产品品牌”的认证更印证了其行业地位。
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深蓝的核心竞争力。与宁德时代联合布局高端电芯、携手华为共研智驾系统、同斯达半导体共建功率半导体生态,这种“国家队+行业龙头”的合作模式,让深蓝在芯片、电池、智驾等关键领域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以即将上市的深蓝L06为例,其搭载的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前1-2年实现量产,这种技术超前性正是新央企资源聚合的直接体现。
产品矩阵:用技术平权重构用户认知
深蓝的产品规划正在改写“高端技术=高价门槛”的行业定律。即将在8月1日上市的S05 620km长续航版,以全系标配3C超充技术(30%-80%电量仅需15分钟)、宁德时代金钟罩电池(满足新国标安全认证)和副驾零重力座椅,将20万级纯电SUV的价值标准提升到新高度。而四季度登场的L06更堪称“智能旗舰”——全球首款3nm座舱芯片带来的算力跃升,配合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使其未上市已锁定“细分市场智能车王”的目标。
这种产品爆发力源于长期主义的技术储备。深蓝提出“未来5年推出30款全新车型”的规划,背后是“量产一代、在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迭代逻辑:2026年将发布120km/h碰撞不起火电池,中长期布局下一代先进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全场景NOA将全面普及,L3/L4级智驾辅助也在加速落地。更关键的是“技术平权”理念——通过华为乾崑ADS SE技术,深蓝让20万内车型也能搭载顶级智驾系统。
生态重构:从单一产品到全链路价值升级
深蓝的“智领”不仅体现在产品端,更渗透到产业生态的每一环。在功率半导体领域,与斯达半导体合资成立的安达半导体,已形成HPD封装IGBT量产、SiC模块在研、嵌入式封装探索的三层技术布局,从源头保障电驱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垂直整合+开放合作”的模式,让深蓝在供应链稳定性与技术迭代速度上占得先机。
服务体系的升级同样剑指行业痛点。2000+维保中心、1000+交付中心构建的网络,实现“交车时长≤1h”“一次修复率100%”的效率承诺;“五大承诺”“四项升级”则从透明化、专业性等维度重构用户体验。更具创新性的是用户共创生态:10万+共创用户贡献的50万+条建议,直接推动了L06的座椅按摩功能优化、S05的续航显示逻辑升级,让产品真正扎根用户需求。
全球化攻坚:从中国智造到世界标准
对于深蓝而言,“智领2030”的终极考场在全球市场。目前,S07、L07、S05等车型已进入东南亚、中东非等66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海外月销将稳定在6000-8000台。泰国罗勇工厂投产的右舵版S05,目标直指“全球月销两万”的单品神话;欧洲市场的正式上市,则是对其技术实力的硬核验证——能通过欧盟严苛的安全与环保标准,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背书。
这种全球化并非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的深度融合。针对欧洲用户对续航和安全的高要求,S05搭载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获中国专利金奖)完美解决低温续航衰减问题;面向东南亚市场的湿热环境,深蓝天衡底盘进行了针对性调校。正如其“1+5+2”全球布局规划所展现的,到2030年实现38万辆海外销量的目标,靠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的技术适配能力。
在新能源产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蓝汽车以新央企的战略定力,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从3nm芯片的超前应用到全球市场的精准突破,从技术平权的用户关怀到产业链的深度布局,“智领2030”不仅是一个销量目标,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的缩影。当深蓝的激光雷达扫描过欧洲的高速公路,当3nm芯片在东南亚的城市车流中高效运算,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国智造最鲜活的全球化样本。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