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不久前,鲍师傅去了一趟北京现代位于烟台的全球标准测试场,进行了一场可谓极尽详细的测试。比如,开着北京现代ELEXIO冲过模拟台风12级环境的测试台、穿过各种频率起伏不定的颠簸路、以18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高环...等等。作为见证过中国汽车工业从燃油时代迈向电动化的汽车媒体人,当我感受了这款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的驾控表现,深感它正在改写10-15万级纯电SUV的性能坐标系。
底盘调校:300次打磨的"韧性哲学"
驾控的根基,往往藏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底盘里。EO(ELEXIO)基于现代汽车E-GMP纯电专属平台打造,这个诞生过多款全球畅销电动车的架构,给了工程师充分的调校空间。在综合耐久性试验路的体验中,连续碾过碎石路、搓板路和模拟减速带时,车身的滤振表现令人惊讶——既没有过度柔软导致的漂浮感,也没有为追求操控而牺牲的舒适性。 负责底盘研发的工程师透露,这套悬架系统经历了300次精细调校,从液压衬套的阻尼系数到减震阀的响应速度,每一个参数都经过实车验证。
在高速环路测试中,当车速攀升至180km/h,方向盘的转向虚位被控制在极小范围,变道时车身的侧倾角度始终保持在5°以内,这种稳定性甚至超过了部分豪华品牌的中型SUV。更难得的是,此时车内的噪音水平仅为63.5dBA,交谈无需刻意提高音量,NVH性能与驾控稳定性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这种"韧性"在低摩擦路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覆雪的测试场,启用TCS RPM牵引力控制系统后,动力输出被精细分配到每个车轮。即使深踩电门,轮胎也没有出现打滑,车身姿态始终保持稳定。工程师说,这套系统的通讯速度比传统方案提升75%,能在毫秒级内调整扭矩,这解释了为何在冰雪路面70-0km/h的制动距离能控制在49.7米——这个成绩比同级平均水平缩短了近5米。
横风测试场的体验则像一场"信任考验"。当12级强风从侧方冲击车身,EO(ELEXIO)的ESP系统会主动施加制动力修正轨迹,方向盘传来的反馈清晰却不突兀。在模拟"钟摆"状态的紧急变向中,车身的回正速度比我预期的快0.5秒,这种"不拖泥带水"的表现,源自对悬架几何特性的优化——通过降低重心和加宽轮距,工程师让这款SUV的操控极限远超同级。
制动与响应:从"机械配合"到"智能协同"
36米的100-0km/h制动距离,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有说服力,但实际体验中的"高级感"更令人印象深刻。EO(ELEXIO)搭载的再生制动最大化逻辑(RMC)是首次在中技研测试中亮相的技术,它能在保证制动效能的同时回收更多能量。连续10次全力制动后,刹车脚感没有明显变软,制动力也没有衰减,这种抗热衰退能力,让频繁山路下坡或城市拥堵路况下的驾驶更有信心。
制动模式的切换同样体现人性化思考。Comfort Stop模式能减少停车时的点头现象,这对于后排乘客的舒适性至关重要;而3种可调节的制动模式,既满足了追求单踏板驾驶的"极客",也照顾了习惯燃油车脚感的用户。最意外的是BDC制动盘清洁功能,在雨后初晴的测试中,它能自动清除刹车盘上的锈迹,避免了起步时的异响和制动力波动。
这种"智能协同"在麋鹿测试中达到巅峰。以75km/h的速度切入障碍区,ESP系统与转向系统的配合几乎"无缝",车身重心的转移被控制得极为平顺,没有出现多余的晃动。最终3.1秒的通过时间,比同级平均成绩快了0.3秒——这0.3秒的差距,在紧急避险时可能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野。
用"真质"重新定义纯电驾控
一日的深度试驾结束时,烟台的夕阳正为EO(ELEXIO)的"暮山紫"车漆镀上金边。这款车没有用浮夸的参数标榜自己,却用36米制动距离、180km/h稳定性这些扎实的实测数据,展现了北京现代对"新质力"的理解——驾控不是实验室里的数字游戏,而是能在暴雨中稳稳变道、在冰雪上安心加速、在长途里保持舒适的真实体验。
当新能源市场还在为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参数而内卷时,EO(ELEXIO)用全球标准的实测告诉我们:纯电汽车的终极竞争力,终究要回归到安全、可靠、好开的本质。这或许正是北京现代作为全球TOP3车企的底气——58年的造车经验,最终沉淀为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感知的驾控安全感。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