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8月1日的武汉之夜,一场以"奕起热爱,派生精彩"为主题的战略发布会,将这个肩负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未来的新战略推至聚光灯下。在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杨青的宣告中,一个深度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资源的全新主体正式启航,标志着东风在电气化、智能化浪潮中的战略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
深度整合孕育战略新生
面对行业百年变局,东风奕派科技的诞生绝非简单品牌叠加。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在致辞中揭示其核心逻辑:通过集团层面"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资源的深度融合,解决多品牌分散发展痛点,重塑自主乘用车核心竞争力。新公司将承载两大使命——对内整合技术研发、供应链与服务体系形成合力;对外以统一形象迎战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振"国家队"声量。这种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的战略转向,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的深层思考:当电气化窗口期收窄,唯有集中优势兵力方能破局。
"未来之翼"的战略四维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首度亮相即抛出"未来之翼"战略架构,以四翼协同勾勒发展路径。技术之翼上,依托东风"天元智舱""天元智驾""量子架构""马赫动力"四大技术基座,加速尖端技术产业化进程。2026年,基于上述技术的16000吨一体化压铸线控底盘、固态电池、千伏高压平台、车载智能体、出行智能体、T500智驾平台都将迎来正式量产落地。
品牌战略则呈现清晰的"双轮驱动"格局。"奕派向上、风神向新"的定位下,东风纳米正式融入奕派品牌,注入年轻基因形成双品牌矩阵。东风奕派(eπ)承担品牌上行重任:既有整合纳米资源的主流科技系列覆盖大众市场,更携手华为打造智能精品系列,以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进军中高端。首款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面世,直指理想L9等车型腹地。东风风神则转向新能源家庭市场,专注打造"品质科技愉悦"的全球节能车型,成为海外拓展主力军。
产品布局展现规模雄心。到2028年,双品牌将构建20款车型的产品森林,更承诺"每款车型每年进化"的持续迭代机制。从发布会亮相车型可见技术普惠趋势:2026款eπ008采用高通8295P芯片与双AI大模型,高配搭载20余项智驾功能;风神L8以2245公里综合续航刷新混动SUV标杆。这种"规模+迭代"的组合拳,直指新能源市场快速更迭的竞争本质。
海外战略则凸显东风全球化雄心。通过商品、渠道、运营、营销四维升级,计划2027年海外车型超30款,覆盖全动力形式与全车型级别。更关键的是本地化深耕——2026年本地制造占比超20%,2030年达50%以上,配合全球2000+网点的渠道建设。这种"产品出海"到"体系出海"的转变,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竞争力。
战略落地的现实根基
值得关注的是,东风奕派并非从零开始。2025年1-7月相关品牌累计销售13.5万台,同比增长32%,其中7月单月2.8万台、同比激增70.9%的业绩,为新平台提供坚实市场基础。发布会上六款新车集中亮相,既是现有成果展示,更是战略落地的首张答卷:eπ008以17.36万起售价实现高端配置下沉;风神L8以2.4L油耗重塑混动价值标杆;纳米系列与定制版车型则展现产品多样性。
汪俊君特别强调用户口碑是"生命线",提出"10分钟响应、1小时方案、1天闭环"的服务标准。这种将用户体验提升至"一号工程"的定位,折射出新势力冲击下传统车企的服务觉醒。当技术参数趋同,服务体验正成为决胜关键。
写在最后:
纵观东风奕派科技的战略布局,可见三重深意:在品牌维度,通过双品牌战略实现市场全覆盖与精准打击;在技术维度,以自研+开放构建差异化护城河;在全球维度,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其成败不仅关乎单一企业命运,更承载着传统汽车"国家队"转型的样本意义。
未来挑战依然清晰可见: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能否如期量产?华为合作车型能否突破问界式成功?海外本地化战略如何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未来之翼"的飞行高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奕派科技以四翼齐展的姿态跃入赛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维度已被重新定义。这场始于武汉夏夜的振翅,或将搅动整个产业的格局风云。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