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本文编辑:
进入正文:
成都车展开展在即,从旗舰SUV到豪华轿车、智能轿跑,再到MPV,各大合资进口自主品牌均提前曝光了即将亮相的重磅新车。不过细看已经公布的展位图信息,在这场中西部规模最大的A级车展上,曾经辉煌的BBA,似乎在与自主品牌阵营的交锋中,遇到了“难处”。尤其是正在面临外部和内部双重压力的一汽奥迪。
经销商退网不干了,消费者买车陷入信任危机
2024年,一汽奥迪终端销量为61.11万辆,同比下滑12.5%。作为对比,奔驰、宝马同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超过了71万辆。
图片源自:新京报
图片源自央广网
根据奥迪官方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8.76万辆,同比下降10.2%,而这个降价幅度已经低于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豪华车细分市场的平均水平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作为参考:2025年上半年,鸿蒙智行销量为20.46万辆,仅问界品牌就达到了15.4万辆;就连蔚小理中销量并不算太高的蔚来,也交付新车11.41万辆,同比增长30.6%。要知道这两者的平均售价均在30万级及以上。
为了稳住销量,奥迪A6L、A4L、Q5L等主力车型在终端长期保持大幅优惠,Q5L甚至在部分地区“一口价”低至23.58万元。
图片源自网络:百得利亦庄一汽奥迪实拍
图片源自网络:一汽奥迪北京区域价格图
但长期以来“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然短期内稳住了销量,但也不可避免地损伤了奥迪作为一线豪华品牌的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
更重要的是,销量持续下滑,意味着经销商的新车销售收入减少。同时,主力车型的大幅终端优惠挤压了单车销售利润,导致经销商盈利能力恶化,难以维持运营。
图片源自网络:北京华阳奥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闭店通知
这意味着,一汽奥迪的销售和服务体系正在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的压力。
从2024年开始,各大经销商集团逐步与一汽奥迪“分手”。包括一汽奥迪亚洲最大经销商北京华阳奥通、天津最大的永濠奥达、郑州中升汇迪、华南首家5S广州京溪奥迪以及15年老店宁波运通国奥等核心门店关停、退网。
图片源自澎湃新闻:天津永濠奥达闭店通知
我们都知道在任何市场中:大规模的退网事件都可以被解读为品牌衰落的信号。
为了缓解颓势,如今一汽奥迪通过与中升集团合作,根据协议,即:双方将在经销商网络发展、新能源业务协同、创新模式试点、用户体验提升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图片源自网络:一汽奥迪与中升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对现在对一汽奥迪来说,加速新建网点,似乎就是对于目前退网危机的应对措施。而引发退网的根源性问题——如销量下滑、盈利困难、电动化转型压力等——并未完全解决。
而根据规划,一汽奥迪将在2025年推出五款全新车型,包括全新奥迪A5L、全新奥迪Q5L、全新奥迪A6L e-tron、全新奥迪Q6L e-tron等,后两款作为新能源车型,参考先期一汽奥迪在市场上的反响,销量是否可以与问界、理想等新势力抗衡,这里还需打个问号。
图片源自网络:全新奥迪A6L e-tron
因此看市场能够发现,即使一汽奥迪已经与中升集团强力合作了。局部、个别的经销商调整和退网依旧难掩颓势的发生,比如2025年嘉峪关天汇华奥3月25日退网;杭州运通和晟奥迪4S店5月1日退网关停等等...
图片源自新京报
对消费者来说,现在选择入手新车,不仅要担心诸如哪吒、威马这样的新势力是否会随时倒闭,更要担心斥巨资购买的BBA豪华车,会不会随着经销商的退网,拿不到车、没地方保养、没人愿意修车、甚至二手车都无法卖一个好价格。
“这几年的奥迪质量是不是没有以前好了?”
任何企业都需要盈利。当终端售价大幅降低时,厂商必然会千方百计地在设计、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寻求成本优化。成本优化如果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实现,是健康的。但若为维持利润而降低部分零部件的材料标准、工艺要求或放宽质量控制,则可能埋下品质隐患。
翻阅一汽奥迪车主的投诉信息,在自主豪华品牌崛起的几年,一汽奥迪的主销车型除了大幅降价之外,在用户体验层,其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更较为集中地暴露出了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涉及多个车型和多种故障类型。
图片源自车质网
有车主购买2025款奥迪Q5L仅三个月就出现电子手刹故障,无法拉起;更有2025款奥迪Q5L车主称提车出门不到50米,仪表盘多个报警灯亮起,经检查是ABS泵存在问题;有2025款一汽奥迪A5L车主反映,提车第一天就发现大灯有刺耳电流声,随后几天内发动机故障灯多次亮起,车辆曾在行驶中无端自动刹死,同时存在车机系统反复故障、手机无线充电失灵等问题;还有2024款一汽奥迪A4L车主,购买一年半,出现制动报警、ABS问题、中控黑屏,后续刹车异响....分别对应制动系统关键部件,存在安全隐患;发动机、车机、辅助系统、大灯、电路等多方面问题。
图片源自车质网
图片源自车质网
图片源自汽车投诉平台
尤其是2025年新款车型(如Q5L和A5L)上报的故障,有些甚至发生在提车当天或极短用车时间内,这可能指向了现在的一汽奥迪,在生产品控或零部件质量方面存在问题。
图片源自汽车投诉平台
图片源自汽车投诉平台
虽然不能直接断言降价必然导致质量下降,但这种风险是存在的,需要厂商以更严格的品控和更透明的信息来打消市场疑虑。对于消费者来说,对大幅降价的车型保持一份谨慎,是合理的。写在最后:
一汽奥迪在2025年面临的销量下滑、大幅降价、经销商退网等多重挑战,大幅降价可能潜藏产品质量风险,经销商退网则直接损害了品牌形象和用户服务体验。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对消费者和品牌而言都极具挑战。
虽然一汽奥迪也在积极寻求与华为合作智驾技术、推出新车型(如A5L)等措施应对,但其成效如何,能否真正扭转颓势,尚需市场检验。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