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汽车产业变革之际,跨界造车已不鲜见,但一些企业的跨界幅度仍常令人惊讶——“什么,它也造车了?”甚至有人调侃:“我的底线是‘南极人’汽车。”
10月14日,京东一则“重磅消息”打破平静:将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正式推出一款神秘“国民好车”,官方计划在10月底陆续开启内测版、大众版试驾活动,“双十一”期间新车正式发布。消息一出,“京东造车”迅速引发热议。
京东随后澄清:其角色限于用户洞察与独家销售,不直接参与制造。
热度背后,京东、宁德时代与广汽在此次合作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款“国民好车”有何看点?京东在汽车领域有哪些长期布局?这些问题值得逐一拆解。
问题1:京东在此次合作中承担什么角色?
答:“京东是否造车?”是舆论场中的核心疑问。京东的回应很明确:不直接参与制造,而是以生态合作伙伴身份切入。
公开资料显示,三方分工明确:广汽(埃安)主导整车研发与生产,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京东则贡献其在用户洞察、销售渠道与养车服务方面的资源。
具体而言,京东基于消费端数据与用户行为洞察,以C2M反向定制模式,精准定位“高性价比、低用车成本”的国民车需求。销售层面,线上可通过京东APP开放车型定制与试驾预约,线下则联动京东养车服务网络,覆盖提车、保养等全周期服务。
简言之,京东打的是“轻资产牌”——不建工厂、不搞研发,而是用流量、数据和服务能力,链接制造与能源端。正如网友所概括的,“销售+制造+电池(换电)”的组合实现了资源互补。
问题2:“国民好车”有何看点?换电或是核心亮点?
答:从已披露的轮廓图看,新车为轿车造型。结合“国民好车”的定位与合作方背景,预计是一款面向平价市场的纯电车型。
针对市场关注,广汽集团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三方合作车型将采用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模式,并计划在京东平台进行独家销售。
和蔚来一样,换电很可能成为新车的主要卖点。在京东发起的“国民好车,全民定制”H5互动中,“换电”选项被反复提及。
在产业布局上,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已联合多家企业成立“巧克力联盟”,计划至2030年建成3万座换电站。巧合的是,蔚来旗下萤火虫品牌的换电业务,也属于该联盟。
业内推测,新车可能是广汽埃安现有车型的换电版本,具体型号有待官方进一步披露。
问题3:在汽车领域,京东有着哪些布局?
答: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动作,远不止这次合作。
投资层面,京东早在2015年就参与蔚来A轮融资,刘强东通过家族信托持有蔚来2.82%股份,是蔚来长期稳定股东;此外,京东还投资了嬴彻科技(主攻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众擎机器人(该公司通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可迁移至乘用车自动驾驶),持续布局智能汽车产业链。
业务层面,京东布局有汽车养护品牌“京东养车”,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遍及94%以上地级市及2000余区县,拥有近3000家直营店与超4万家合作网点,成为其连接线下车主的关键网络。
2025年,京东进一步向自动驾驶延伸:5月,其子公司在香港申请“JoyTaxi”商标,疑似布局Robotaxi;7月,京东物流推出自研无人轻卡,该车续航达400公里,目前已在全国30城试运营,旨在提升物流效率。
而此次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新车,并计划在2025年双11开启京东独家销售,意味着京东正式切入新车销售环节,从“养车”到“卖车”,推动汽车消费全链条闭环。
问题4:蔚来六位初创投资人,目前都谁下场造车了?
答:梳理京东的汽车版图,其早期对蔚来的投资无疑是重要一笔。这引出一个有趣的话题:当年蔚来的六位初创投资人(刘强东、李斌、李想、马化腾、雷军与张磊),如今都在汽车领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具体来看,目前直接参与造车的为李斌、李想和雷军三人。
李斌作为蔚来创始人,一直专注于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域。李想创立的理想汽车早期主要聚焦增程式SUV车型,目前正大力向纯电领域进军。雷军于2021年宣布小米进军汽车行业,去年3月推出的小米SU7市场反响热烈,随后在今年6月发布了SUV车型YU7。
其余三位投资人主要通过投资或生态合作方式,涉足汽车产业。腾讯通过旗下投资主体投资了蔚来、特斯拉,同时为车企提供云计算、车载地图、智能驾驶训练平台等技术支持,未涉足整车制造环节。
张磊创办的高瓴资本早期领投蔚来,后在小鹏汽车成长期参与投资,并布局智能汽车产业链企业如地平线,整体更侧重通过资本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以产业投资布局为主,不直接开展造车业务。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