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11月3日,广汽埃安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i60正式开启预售,增程版12.68万元起、纯电版11.98万元起,预售期间99元订金可享价值6660元的三重礼遇。这一价格策略精准切入家庭用户核心预算区间,更以全栈自研技术构建起“性能-安全-体验”三位一体的硬核竞争力,为10-15万级市场树立了“低价高配”的新标杆。

埃安i60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广汽集团对技术下放的战略决心。其搭载的三大自研技术——星源增程系统、弹匣电池2.0、GSD智驾辅助系统,此前均应用于20万级以上车型,如今通过规模化生产与研发效率提升,首次将高端技术普惠至15万级市场。这种技术下放并非简单的成本转嫁,而是基于广汽集团“番禺行动”的资源倾斜与IPD研发体系的效率提升,实现了“规模降本+技术增效”的良性循环。

以星源增程系统为例,传统增程车型常被诟病“亏电油耗高、高速动力衰减、静音效果差”,而i60的星源增程系统以“效率-性能-静音”三重突破实现技术碾压。其1.5ATK发动机采用火山型燃烧系统,达成3.73kWh/L的行业最高油电转化率,并获得中汽研《增程器能效之星》认证。配合全域AI能量管理系统,亏电油耗仅5.5L/100km,较同级车型节油15%。更关键的是,85kW持续发电功率与180kW电驱功率的组合,可支撑车辆以150km/h时速持续行驶,彻底解决高速动力衰减问题。

电池安全是家庭用户的首要关切,i60搭载的弹匣电池2.0以130万装车量、500亿公里0自燃的实绩,通过纳米陶瓷涂层电芯、蜂巢仿生结构、气凝胶隔热层四重防护技术,提前一年通过中汽中心热失控测试。车身结构上,1500MPa核艇级热成型钢与电池仓蜂窝状铝合金防护的搭配,实现碰撞时电池模组“零侵入、不变形”。这种“物理防护+技术阻断”的闭环设计,让电池安全从“应试方案”升级为“真实场景防御”。

在智驾领域,i60以“安全-场景-硬件”三重优势重塑行业标准。GSD智驾辅助系统累计主动安全测试里程超60亿公里,AEB误触发率低至40万公里/次,远超行业平均10-15万次/次的水平,获CIASI安全指数最高等级“优秀+”。系统覆盖41类主场景、392类子场景,高速场景全覆盖,支持300+种泊车场景,包括22.3秒极窄车位泊入、2km超长距离代客泊车。硬件上,3R7V方案(3个毫米波雷达+7个摄像头)的配置,让15万级车型首次具备L2+级智驾能力。这种配置不仅超越了同级竞品,甚至部分功能已接近20万级车型水平。

i60的设计逻辑深刻体现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哲学。其4685mm车长、2775mm轴距的大五座布局,配合“0.618黄金分割”的车身比例,既营造出B级SUV的体量感,又确保后排腿部空间充裕。内饰采用翼展式IP设计与32色柔光氛围灯,搭配燕麦奶白、暖绒浅棕等低饱和度配色与木纹肌理,打造出“移动家庭客厅”的温馨感。高频触摸区域的大面积软包材质,进一步提升了豪华触感。

在续航与补能方面,i60提供了“双动力选择”。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1240km,支持3C快充(15分钟充至80%),满足“日常通勤用电、长途出行用油”的无缝切换;纯电版提供400km、530km、650km三档续航,覆盖城市通勤与短途旅行需求。这种“双动力+长续航+快充”的组合,精准解决了家庭用户“续航焦虑”与“补能效率”的双重痛点。

i60的预售定价策略,直指10-15万级新能源SUV市场的“价值洼地”。当前,该区间主流车型普遍存在“续航短、配置低、智驾缺失”等问题。i60以12.68万起的价格,提供了“210km纯电续航+L2+级智驾+弹匣电池安全”的越级配置,甚至通过预售礼遇(如99元抵6660元)进一步放大“物超所值”的感知。这种“技术下沉+价格精准”的组合,打破了“低价必减配”的行业惯性。
i60的推出,标志着埃安品牌战略的深度转型。作为“国民好车”战略的最新力作,i60通过技术普惠强化了“科技·爱·生活”的品牌理念,将高端技术从“奢侈品”变为“日常用品”。同时,其“纯电+增程”的双动力布局,填补了埃安在“无续航焦虑”市场的空白,与“埃安三龙”系列形成互补,推动用户群体从“纯电爱好者”向“大众家庭”扩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i60成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官方指定用车,获得国家级场景的品质验证。这种“非商业性认可”比传统广告更具说服力,叠加埃安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第一、百万公里无大修的用户口碑,进一步夯实了“可靠国民品牌”的形象。

对于消费者而言,12万级预算即可获得“长续航、高安全、全智驾”的越级体验;对于行业而言,i60的技术下放策略将倒逼竞品升级,最终推动整个市场向“低价高配”方向进化。这场由埃安i60引发的变革,或许正是中国新能源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