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保时捷再次站上89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领奖台,保时捷厂队车手Kévin Estre、Neel Jani以及Michael Christensen合作驾驶的92号保时捷 911 RSR 获得组别季军。
今年是保时捷首夺勒芒冠军的7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特殊时刻,保时捷中国在8月21日勒芒24小时耐力赛发车前夕,在上海保时捷体验中心特别打造的“历史传承体验区”,并为车迷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特别直播,回顾保时捷在过去70年的经典时刻。
出道即巅峰
1951年,保时捷以356SL赛车首次登上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领奖台。保时捷356SL搭载的是一台仅46马力的1.1L的引擎,它的动力即使在70年前也算是相当不起眼的水平;但它却凭借着全铝车身带来仅680公斤的车重,成功击败了众多强劲对手,拿下了同级别冠军。
统治勒芒的开端
上世纪60年代末,国际赛车委员会为了限制当时不断提高的赛车速度制定了新规则,Group4组别必须满足发动机排量为5.0L以内、同时需要至少生产出25台量产车。25台量产车的规定原本是想让车队“知难而退”,但没想到的是,保时捷以908为基础,居然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赶工造出了25辆917,成功赶上了1969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在经历一年的经验积累,不断改进和升级后,保时捷917成功赢下1970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在1971年的勒芒成功卫冕,同时包揽了冠亚军。
绝对巅峰的80年代
1982年,规则再次被修改,赛会对C组的车身尺寸以及可使用的燃油总量则做了严格的规管,这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压制如日中天的保时捷,但也奈何不了保时捷最擅长的就是见招拆招。保时捷以三冠王936为基础打造了956赛车,在原来那台3.0L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加入了电喷系统,同时采用了全新的单体壳车架和运用地面效应的底盘。
原本为了压制保时捷的规则,却造就了更为疯狂的保时捷。保时捷956赛车在1982年参赛的第一年便包揽了勒芒的前三名;而在1983年更是占据勒芒前十名的九个名额。从1981年至1987年,保时捷连续七次豪夺全场冠军,在勒芒树立了无人能及的统治地位。
王者归来
2015年,保时捷在阔别十几年后,又再次重返勒芒的最高组别,此时的勒芒已经进入了混动时代。保时捷在919 Hybrid赛车的动力总成上做出了颠覆性的创新,凭借在高效、高性能混合动力领域的专业水平,再次登顶勒芒最高领奖台,并顺利夺得勒芒的三连冠,再度证明了保时捷卓越的研发实力。
保时捷919 Hybrid在赢下勒芒三连冠后,在2017年保时捷又再度宣布退出勒芒最高组别,转战电动方程式。但这只是一个时代传奇的逗号,随着国际汽联宣布2023年起,全新的 LMDh 将取代LMP1成为世界耐力锦标赛的最高组别,保时捷也宣布将在2023 年重返 LMDh 组别,继续为全场冠军而战。
写在最后
在70年时间里,保时捷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共收获了108个大大小小的冠军头衔,其中包括19个全场冠军,是勒芒历史上最成功的汽车制造商。与大多数品牌不同,保时捷参加赛车非为了获得声望,而是在极限领域不断扩展经验,而是通过新的技术、新的目标、还有在赛道上获得验证的新的理想;在“生于赛道,驰于公路”的赛车运动哲学下,保时捷将传统成为灵感的源泉,锐意创新,为了每一个 0.01秒而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