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农历新年之后,奇瑞集团也做出重磅人事调整。
来自官方的信息显示,为加速推进公司新能源项目,原奇瑞新能源首席产品规划官苏峻,升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聚焦落实公司打造“品牌特区”战略,为用户带来更多智能化、潮酷产品和体验的目标。
而原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章红玉,调任奇瑞品牌国内事业部任执行副总经理,主抓品牌有关项目。自此,奇瑞iCAR品牌完成了新一轮换帅,苏峻正式成为该品牌的“一把手”。
苏峻亲自挂帅,延续iCAR方法论
事实上,这一人事调整目的性相当明显。奇瑞iCAR品牌是两大团队融合之后的结果。
一边是苏峻领衔,由智米科技团队孵化的造车团队,在产品设计、营销上拥有独到的心得。苏峻本人,至今仍担任着智米科技CEO的角色;另一边是理工男奇瑞汽车的原班人马,在造车技术、生产、供应链等环节拥有丰富且成熟的经验。
而今,苏峻担任iCA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的角色,或许意味着奇瑞对于iCAR品牌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升维,借助团队浓厚的互联网基因深挖品牌潜能,实现“智能化”和打造“潮酷产品”的目标。
不可否认,在苏峻带领的“智米造车团队”加持下,奇瑞iCAR品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苏峻团队加盟后打造的首款车型iCAR V23,自亮相之日起就备受关注。2024广州车展新车预售期间,还曾出现过预订用户过多挤崩服务器的名场面。
尽管后期因上市发布会过于冗长,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消极评价,但是主角iCAR V23依然表现出“身正不怕影子歪”的特征,在今年1月达到了7026辆的月销量,达成了1月份新能源方盒子销量冠军,以及纯电A级SUV销量亚军两个成就,在同级别车型上仅仅输给了如日中天的比亚迪元PLUS。
这背后不得不说,要大半归功于苏峻造车团队的精雕细琢。此前在接受《车壹条》专访时,苏峻就曾经表示,仅仅是为了“好看”,团队就花费了难以量化的时间去打磨车身造型,车身上的每一处线条,都是设计团队与工程团队博弈许久后的结果。好看的造型背后,实际包含众多行业内首次应用到量产车的设计思路。
比如近1:1的高宽比,“四轮四角”的设计,需要将许多硬件向前推进到前机舱,同时还要保证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苏峻说,在SUV领域,iCAR V23是第一个敢于这么做的。
除此之外,在产品定义上,苏峻团队的策略也与传统汽车行业大相径庭,而是沿用了自己在“米链”的工作经验和爆款方法论。
首先是组建极客的团队,让兴趣驱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第二是洞察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真正的痛点,创造市面上还不存在的产品。第三条最关键,也和汽车行业主流观念的区别最明显,是精简产品定义。
苏峻的成名之战,就是将小米空气净化器打造成爆款,并且做到了累计销量上千万台。其中的关键点,就是售价699元的空气净化器只需要关心一件事,将30平米以内空间pm2.5的精准检测和快速去除。
品牌特区,只做爆款
“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当前汽车行普遍热衷的“六边形战士”打法背道而驰,但苏峻团队依旧大胆将这套方法用在了iCAR V23上:外观够漂亮,空间利用率足够大,驾驶感受足够年轻。不过作为电动方盒子,iCAR V23并没有太过纠结激光雷达、零百加速能力这些东西。
当然也是因为这一点,iCAR V23的起售价格才能定格在10万元以下,成为年轻消费群体“喜欢且买得起”的车型。
米链创业团队+互联网爆款思维+老牌车企理工男的技术保障,是iCAR品牌的致胜法宝,也是iCAR之所以叫做“品牌特区”的理由。苏峻曾表示,iCAR的新车投放节奏并不会很快,每年最多会推出1-2款新车,但是会全力保障,每款车都在用户的意料之外,成为受年轻用户青睐的爆款车型。
而今的人事任命则更加证明,iCAR接下来仍将用这种方法打造新车,成为电动车赛道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大奇瑞”已经完全认同了这种战略打法,并给予这支互联网团队充沛的“开火权”。
今后,“大奇瑞”体系也将完成新能源五大板块的合纵:奇瑞风云系列主打家用,维持用户基本盘;星途星纪元序列上攻,利用前沿技术打造高端体验;捷途山海、捷途纵横另辟蹊径,探索电动越野等未知领域;智界大胆开拓,全心全意与华为强强联合。
至于iCAR,则是在小众、蓝海领域探索,从年龄段向下进攻,俘获新晋汽车用户的芳心。
2024年,奇瑞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583,569辆,同比增长232.7%;增速位居所有主流车企第一。而在2025年的规划中,很显然新能源依旧是奇瑞突破的重点。重整行囊的5大阵营,也将继续诠释什么叫做“新能源领域不客气”。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