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月18日,据meticulous爆料称上汽乘用车发布了《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对乘用车板块进行了一次超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在上述文件中,有超过60位中高层职位被调整。据悉,此次变动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签发,并已经于2月12日起正式生效。此次调整是上汽集团新管理层在去年形成之后,首次在自主板块进行的大规模人事调整,其所涉及不仅仅是高层,也包括了很多总监级以上的中层。
比如,这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正涉及销售、市场、品牌、网络发展等多个关键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此次调整是上汽集团在大乘用车板块重整之后的必然结果。
今年1月底,上汽集团大乘用车召开第一次干部大会。贾健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还曝光了贾健旭的新身份——“大乘用车执管会主席”。贾健旭在会议上指出,大乘用车承载了整个上汽集团的发展战略,必须要打一场雷厉风行的胜仗,要以用户定义汽车为根本,在正确的道路上,以清晰的战略思维、执行力和定力,用最正确的人,最快的速度和最有使命感的文化,抢夺失去的时间。
实际上,早在2024年,贾健旭接任上汽集团总经理一职之后,就已经开始着手乘用车板块的改革。去年10月28日,荣威与飞凡两大汽车品牌正式合并,飞凡回归荣威成为其高端新能源系列,这打响了资源整合的第一枪。在研发层面,上汽也有了相应的整合动作。在2024年,智己、飞凡研发业务并入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
经过调整之后,智己和飞凡的新产品从立项到整体开发,均由研发总院统一负责。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等技术项目也会集中迁移到上汽研发总院统一管理统筹。
随后在2025年1月上旬,上汽组建“大乘用车板块”,以此来优化自主板块的管理与决策流程。此次整合涵盖了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等多个关键品牌与部门,标志着上汽集团在战略层面进入深度重组期。
通过乘用车板块的充足,上汽希望打通资源,形成合力,同时提升效率,快速响应市场。此前贾健旭曾对外公开表示,上汽自主板块的速度还不够快,“我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慢’。实际上,我们的流程、体系都存在问题。”
自主品牌在上汽集团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连年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达240.8万辆,达到60%,较2023年提高5个百分点。上汽乘用车作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绝对主力,被上汽高层寄予厚望。不过,剔除上汽通用五菱等之后,在2024 年上汽乘用车全年零售81.4 万辆,整个销量数据的情况差强人意。
而横向对比来看,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等都已经接近过超过200万辆,长城维持在1百万辆以上的水平。对于中国第一大车企,上汽的自主板块这几年份额甚至有点不进则退的状态。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市场中,都已经呈现出大杀四方的状态,而上汽乘用车也到了一个必须要改变的地步。
而在2025年1月的上汽集团干部大会上,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确定了三大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完成销量目标;二、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三、加强人才建设。在人事布局完成之后,接下来将是上汽大乘用车板块进入出击的阶段,今年也是能否提升上汽乘用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地位的关键一年。
附任免文件名册: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