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图片来源:度哥
前几日,广汽集团(601238.SH)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广汽集团收入1067.98亿元,同比减少1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减少81.4%。
广汽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收入下滑主要是国内汽车行业“价格战”影响而引起的汽车销量下滑等综合所致。
2024年,广汽集团实现销量200.31万辆,同比减少20.04%。其中,广汽本田销量47.06万辆,同比减少26.52%;广汽丰田销量73.8万辆,同比减少22.32%;广汽传祺销量41.46万辆,同比增长1.99%;广汽埃安新能源销量37.49万辆,同比减少21.9%。
进入2025年,广汽集团的销量依旧明显承压。2025年前两个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19.72万辆,同比减少14.42%;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传祺销量分别下降30.42%、29.64%,广汽丰田、广汽埃安分别实现2.14%、6.83%的增长。
销量处于下滑趋势,净利润大跌下,广汽集团如何重拾增长?
1
合资颓势明显●
近年来,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颓势愈发明显。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德系车累计销量同比减少9%,其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22.3%下降至2024年的17.6%;日系车累计销量同比减少15.2%,市场份额从22.6%降至13.7%;美系车累计销量同比减少18%,市场份额从9.6%降至6.1%。
此前,广汽集团部分合资品牌退出了中国市场。2022年4月,广汽本田及广汽讴歌宣布,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广汽本田相关渠道继续为广汽Acura车主提供服务,保障车主权益,这也意味着本田汽车高端品牌Acura(讴歌)正式退出中国市场。2022年7月,Stellantis集团宣布将终止与广汽集团的合资企业,同年10月,广汽菲克申请破产清算;2023年10月,广汽三菱启动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三菱汽车品牌宣布终止国产,2024年3月,广集团宣布将将湖南智享汽车管理有限公司(前身即广汽三菱)100%股权转让给广汽埃安。
不过,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才是广汽集团最重要的合资企业。2024年,广汽本田销量47.06万辆,同比减少26.52%,占广汽集团总销量的23.5%;广汽丰田销量73.8万辆,同比减少22.32%,占广汽集团总销量的36.84%。
销量下滑,也影响到合资企业的业绩。2024年,广汽本田销售收入682.5亿元,同比减少27.03%;广汽丰田销售收入1095.45亿元,同比减少28.34%。2024年,广汽集团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29.98亿元,2024年为83.49亿元。
此外,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也进行了裁员。2023年7月,有消息称,广汽丰田鉴于目前生产状况,提前终止约1000名员工合同,并给出相应补偿方案;2024年6月,广汽本田裁员涉及约1700名员工,约占公司总人数的14%。
在财报中,广汽集团表示,全力推进合资品牌转型突围、企稳回升,广汽本田将推进“蕴新智远”战略转型计划,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广汽丰田扎实推进“聚变2030”战略实施,紧扣三年内重回百万台的目标,从产品、经营、体制等多个维度谋划构造改革,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据媒体报道,在2024年11月举行的广州车展上,广汽本田公布了“蕴新智远”计划下加速电动化事业转型的“1113”战略布局——一个全新的电动品牌“烨P”,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工厂(2024年12月,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一个纯电现地开发模式,3年推出3款以上全新电动车。纯电现地开发模式指,将研发与制造与中国本体市场需求深度结合,充分运用中国新能源技术,省略掉中间繁复的沟通环节。
在2024年11月13日举行的广汽丰田成立20周年纪念日上,广汽丰田发布“聚变2030”新规划。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接下来,每年至少投放两款全新车型,争取年产销再上百万辆。与此同时,广汽丰田“中国自研”全面进阶,从企划、开发、验证评价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产品由现地团队100%完结。
但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能否赶上头部车企,也令人担忧。
2
自主品牌未撑起增长●
在合资面临销量下滑下,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也尚未撑起未来的增长。
2024年,广汽传祺销量41.46万辆,同比增长1.99%,占总销量的20.7%;广汽埃安新能源销量37.49万辆,同比减少21.9%,占总销量的18.72%。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成立十余年的自主品牌,广汽传祺目前面临着依赖MPV市场的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传祺M8、传祺GS3、传祺M6、传祺E8、传祺GS4的销量分别为65126辆、55790辆、50126辆、49163辆、29607辆,是广汽传祺销量最高的五个车型。其中,除传祺GS3和GS4为SUV车型外,均为MPV车型。
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轿车、MPV、SUV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049.33万辆、108.75万辆、1131.14万辆,市场份额为45.8%、4.8%、49.4%。
因此,尽管依靠MPV市场保持着销量的稳定,但在自主品牌愈发重要的当下,广汽传祺也计划丰富产品矩阵。据媒体报道,未来广汽传祺的结构分成三部分,向往系列、燃油车、非向往系列的新能源车。在2025年,广汽传祺有六款新能源车型上市,其中向往系列就有四款新车(向往S7、向往M8乾崑、全尺寸SUV和C级旗舰轿车),此外,传祺首款纯电SUV也将于下半年面世。按照计划,至2026年,传祺累计将有十款车型投放市场。
而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品牌的广汽埃安面临的发展困境更为明显。
据乘联会发布的2024年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中,广汽埃安排名第九,市场份额仅3.4%。2023年,广汽埃安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6.3%。
广汽埃安的市场地位转化与网约车市场有关。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文章,2023年出租网约车新车85万台,同比增长18%,其中广汽埃安21.95万辆。这一年,广汽埃安的整体销量为48万辆,由此计算,广汽埃安2023年的销量有45%左右由网约车市场贡献。
然而,2024年以来,重庆、江苏、福建、河南、江西等多地交通部门相继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加之萝卜快跑等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落地,网约车运力市场饱和式竞争已成为普遍现象。
2023年,广汽埃安的销量同比增长77.02%;到2024年,广汽埃安的销量就同比减少了21.9%。目前,广汽埃安的主力车型仍为满足网约车需求的AION Y、AION S、AION V,其销量分别为15.65万辆、13.98万辆、3.79万辆。
广汽埃安也需要寻求到网约车市场之外的增量。2022年,广汽埃安推出“昊铂”子品牌,喊出了“重新定义豪华”的口号,冲击高端市场。此后,昊铂相继推出昊铂GT、SSR、HT,市场反响却远未达预期。
广汽埃安的市场认知依旧与网约车联系更为紧密。
3
押注自主品牌●
2024年11月广汽集团总部搬迁至广州市番禺区,开启三年计划“番禺行动”。
自2025年1月1日起,广汽集团整合旗下自主品牌营销业务,成立自主品牌营销本部,其中包括传祺营销本部、埃安营销本部、昊铂营销本部。该部门将负责广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传祺、埃安、昊铂的大客户业务,并统筹传祺、埃安、昊铂品牌市场营销、整车销售、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新媒体营销等工作。
此后,昊铂成为与传祺、埃安平级的3个品牌营销本部之一。在对外宣传上,也开始使用广汽昊铂,其定位为科技、豪华、高品位。
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广汽集团表示,在内部改革方面,广汽集团已经初步完成对自主品牌研产供销核心领域的经营管控,整合原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研究院,设立产品本部、财务本部、采购本部、品牌营销本部四个本部,其他领域整合也将很快完成。产品方面,广汽集团导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目标把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到18~20月。在成本控制方面,广汽集团统一自主品牌零部件采购,预计今年自主品牌降本约为10%。在财务方面,广汽集团整合组建财务本部,落实产品线考核机制。
广汽集团表示2025年计划推出超过20款全新、换代或改款车型。自主品牌加快一体化运作及产品结构调整,布局增程、插混、纯电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全年上市7款全新车型。2025年,广汽集团将努力挑战15%的年度销量增长目标,并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广汽集团总销量超60%、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未来三年,广汽自主品牌预计将推出22款全新车型,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
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也备受关注。1月11日,广汽发布公告,第六届董事会第7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
3月,广汽集团官宣,由广汽集团投资设立的新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简称“华望汽车”)正式成立,旗下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也将在不久公布。而华望就是此前广汽集团公告的GH项目公司。
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提及华望项目,广汽董事长冯兴亚表示:“华望汽车主要面向30万级高端客户,详细的产品定义、产品定位主要由华为主导,广汽支持、保持华望团队的决策权限,保证他们产品开发、产品定义的权利和责任。”按照规划,华望汽车将创建独立高端汽车新品牌。品牌全新车型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解决方案。
作为老牌车企,在国内新能源迅猛发展下,广汽集团的合资、自主品牌都面临着发展瓶颈。为了寻找突破口,广汽集团启动了三年“番禺行动”,也与华为展开合作。但在新能源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愈发内卷的当下,广汽集团能否重回增长,仍需要时间给与答案。
作者丨卫河
来源丨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