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3月底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某专家一句未经严谨论证的“似乎秦L DM-i属于增程式”言论,瞬间引发业界热议。然而,比亚迪早在2008年就凭借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搭载DM双模技术,开启了插电混动的新时代。历经五代技术革新,比亚迪DM技术持续优化纯电、直驱、串联、并联四大核心模式,与增程式技术有着本质区别,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新势力为何热衷增程?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势力不是不想用插混,是做不出插混,也做不了插混!增程式技术凭借较低的门槛和成熟的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新势力车企。相比于插混技术,增程式技术在研发成本、开发难度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极大地降低了车型开发的难度和成本。与此同时,《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限制了新势力进入插混领域的脚步。由于缺乏燃油汽车生产资质,新势力车企即便有意采用插混技术,也难以付诸实践。
插混:增程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
插混技术拥有纯电、直驱、串联、并联四种运行模式,构建了一套全场景的高效解决方案。在城市道路,它可以通过纯电或串联模式降低能耗;在高速路况下,直驱模式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在需要强劲动力时,并联模式则能提供出色的加速性能。相比之下,增程式技术仅支持纯电和串联两种模式,其在高速行驶时的高能耗问题,使得增程式技术在长途驾驶场景下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动力性能:更强劲,更安全
在相同的硬件配置下,插混技术通过发动机与电机的协同工作,显著提升了动力输出。亏电状态下,插混车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而增程式车型的加速性能则会大幅下降,增加了高速超车时的安全风险。
安全保障:双动力源,双重保险
增程式汽车的单一动力源设计,使其在三电系统出现故障时面临失去动力的风险。而插混技术的双动力冗余设计,确保了在紧急情况下发动机仍能直接驱动车辆,有效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绿色环保:小电池,低油耗
为了弥补单一动力源的不足,增程式汽车通常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这不仅增加了车辆的重量,还导致了更高的能耗。插混技术则通过合理设计电池容量,实现了更小的电池尺寸和更低的油耗,更加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比亚迪等车企在插混技术领域的长期投入和创新,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出行选择。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技术的先进性和全面性将成为衡量车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消费者在购车时,应当认清插混和增程技术的本质区别,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