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47.6%,从目前的表现来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已经没有悬念。如今,这场始于十年前的造车革命早已进入残酷的淘汰赛。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幸存者虽未出局,却在分化中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理想汽车扭亏为盈,成为第一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也通过MONA M03的热销,从ICU顺利抢救回来,反倒是早期最被看好的蔚来汽车,因持续扩大的亏损变得前途未卜。而在这场殊途同归的竞赛中,恰好折射出的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化的深层逻辑。
技术路线的蝴蝶效应
虽然我们习惯性地将蔚来、理想、小鹏统称为“蔚小理”,但这三家车企所走出的却是三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技术路线,在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项被诟病为“过渡方案”的技术选择,却意外成为穿越周期的生存密码。加上在营销层面精准锁定中产家庭,通过“移动的家”产品理念构建起独特的护城河。
当同行深陷纯电续航焦虑时,理想的油箱反而成为对抗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战略缓冲带。理想汽车的成功,也让增程式汽车成为了近两年来各大车企角逐的焦点,吃尽增程式动力红利的理想,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尽管理想去年推出的首款MPV理想MEGA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失败,但理想也通过L6的上市成功扳回一局。
相比之下,蔚来所押注的换电模式则像把双刃剑。截至2025年4月2日,蔚来已累计建成3240座换电站,构建起高端用户难以割舍的体验壁垒,但单站300万元的投入正持续吞噬现金流。当特斯拉超充网络实现5分钟补能200公里,换电站的技术代差风险日益显现。这种重资产模式在资本狂热期是护城河,在行业寒冬却可能变成催命符,加上蔚来在研发以及车主服务上的大投入,直接导致蔚来累计亏损近千亿元,现在的蔚来似乎又重新回到了2019年的至暗时刻。
更致命的是,都知道插混和增程才是当下的主流选择,谁都可以走插混和增程路线,就蔚来无法离经叛道发展插混和增程,否则自己大力打造的换电模式就成为了行业笑柄。可如果蔚来继续坚持纯电路线,放弃插混和增程市场无疑就是自断一臂。
至于小鹏汽车这边所面临的问题,可能就是营造出的高端品牌形象已经一去不返。从2023年开始,小鹏汽车就面临着销量下行的压力,去年上半年更是一度跌出了新势力第一梯队。如果不是小鹏MONA M03上市后带来了现象级表现,现在的小鹏也已经躺进了ICU。
MONA M03固然成功拯救了小鹏,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小鹏汽车的品牌形象,且自从MONA M03上市后,后续小鹏汽车所推出的改款车型也均在价格上做出了重大让步。小鹏P7+和新款小鹏G6定价更是下探到了20万元以内,旗舰车型小鹏G9如今起步价也来到了24.88万元,直接堵死了小鹏汽车冲击高端的路。
产业变革期的生存考验
如今,蔚来的用户运营帝国正在显现裂痕。NIO House营造的奢华体验曾让车主自愿成为品牌布道者,但当用户规模突破50万,资金压力让蔚来个性化服务开始力不从心,2024年因“换电权益缩水”引发老用户集体维权事件,就已经暴露出了用户型企业规模化的天然悖论。
而理想汽车的效率至上主义在供应链危机中展现出惊人韧性。其自建的增程器工厂在2022年芯片危机中保证核心部件供应,常州生产基地的模块化产线可快速切换增程/纯电车型生产。这种丰田式的精益管理能力,让其在行业剧烈波动中始终保持交付稳定性。
来到小鹏这边,蔚来有换电,理想有增程,小鹏汽车到底有什么呢?相比理想和蔚来都有着鲜明的标签,小鹏汽车在对自身品牌标签上的打造似乎并不鲜明,但这也只是表面现象罢了。实际上,小鹏汽车是最早坚持自研高阶智驾的品牌,其XNGP高阶智驾系统累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了4亿公里,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并通过XOS系统实现车、路、云的全面协同。
当智驾已经成为当下新的内卷方向时,小鹏在高阶智驾领域的先发优势则将更加明显,也算是能够吃到版本红利。除此之外,小鹏也甚至现在的版本答案到底是什么,早在去年就发布了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支持全域800V架构,并提供430km的纯电续航,而当下主流增程式汽车的纯电续航普遍在200km左右,一旦搭载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车型上市,必将颠覆增程式汽车市场的现有格局。
所以,从目前的表现和走势来看,“蔚小理”中理想和小鹏汽车在行业变革期中,有着更加明朗的未来和销量潜力。反倒是曾经被誉为新势力“老大”的蔚来汽车,则要面临着产品、营销、战略等多方面的考验,甚至还要面对持续加大的亏损压力。
写在最后: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蔚小理”的分化恰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的注脚。当补贴退潮、资本理性回归,新势力们终究要接受汽车制造业的基本规律。蔚来的用户生态、小鹏的智能驾驶、理想的场景化产品,都在验证不同商业路径的可能性。这场十年长跑证明,没有穿越周期的万能公式,只有持续进化的生存智慧。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