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目前,中国车市关于智驾话题的讨论,热度最高的当属前段时间小米SU7高速事故事件。三条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至今,事故依然没有来自官方的最新进展,小米汽车和雷军也保持着沉默。市场对于这一事件的讨论已然没什么新意了,但这个事件对于行业尤其是智能驾驶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小米SU7事故发酵之后,消费者对于智驾的安全产生了质疑,同时对过度营销也产生了不信任感甚至是反感。此前,蔚来每周二都要发布智能驾驶相关的技术突破和新案例,随后暂停了更新;比亚迪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智驾相关内容迅速删除。整个车圈无论新旧车企,对智驾营销保持谨慎态度的不在少数。
显然,这场智驾浪潮确实需要降温。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鸿蒙智行举办了新品发布会。举办发布会倒也正常,现在临近上海车展,鸿蒙智行需要释放消息来为车展预热。智驾作为鸿蒙智行的标签,自然是不能缺席的。于是问题来了,在智驾狂潮降温的情况下,鸿蒙智行的故事该怎么讲呢?
智驾,不看广告要看疗效
2025年春节过后,从2月9日到3月31日的短短50天时间内,就有六家主流车企扎堆发布了智驾战略发布会,随后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也以智驾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因此,2025年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智驾普及元年”。
各种关于智驾前景的畅想,各种用户智驾体验的分享,每天都是爆炸式推荐,对于有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难免会偏听偏信。现在临近车展,一众车企忙着释放掉大部分的信息,不再像以往那样在智驾领域有话必说。年初时,高管们的话里还透着些许的不客气,现在则是变成了真客气。甚至连内涵友商的口气,都不像此前那样肆无忌惮。
然而鸿蒙智行却仍然显得我行我素,或许由于其在智驾领域确实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所以它确实有底气。此次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共有问界M8和享界S9两款新车发布。
根据余承东现场表述,问界M8和享界S9依靠全车30个传感器相互配合,让车辆拥有强大的全维感知能力,可以实现4km/h~150km/h的前向防碰撞生效范围、30km/h~130km/h的侧向防碰撞范围、1km/h~60km/h的后向防碰撞范围。
同时,华为智驾并不单纯依赖白名单识别障碍物,而是从简单的物体识别上升到了对行车场景的理解,通过神经感知网络自主学习,以最高的优先级处理潜在风险。
这样的表述,大家看起来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各种专有名词罗列,让人一听就不明觉厉。陌生的是整个发布会讲解缺乏感染力,功能演示被吐槽“像读参数表”,未能突出场景价值。没有类似“遥遥领先”的金句诞生。
另外,问界M8和享界S9均全系标配华为ADS3.3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支持在第三季度升级ADS 4.0高阶智能驾驶。这样的说辞,让消费者不免产生联想。因为小米SU7事故说明,无论是“L2.9”、“准L3”、“L2.9++++”等话术说得再天花乱坠,但再怎么接近L3,依旧属于L2级辅助驾驶。出了事,不好意思——责任主体仍是驾驶员。
智能驾驶不能只听广告,还要看疗效!
四界品牌之间也在内卷
如果说鸿蒙智行可以通过在智驾领域的地位,还能把故事讲下去。可是,问界M8和享界S9因为产品定位和价格上出现的问题而遭到消费者批评,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问界M8正式售价是35.98-44.98万元。全系增程,一共有Max、Max+、Ultra三个配置,每个配置又分为五座和六座版。三个配置的区别是,Max是37度电池,纯电续航201km;Max+电池53.4度电,纯电续航干到了310km,比M9的52度电还要长,配上了零重力座椅和流媒体内后视镜;Ultra版拉满,电动门、后排投影、激光大灯全安排上。
总结一下,问界M8起售价35.98比问界M9便宜了11万元,基本上保留了M9所有的核心卖点,两辆车体验上非常接近,如果你喜欢M9的功能,预算又不高,那看M8就完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问界M8就是套娃M9,这个打法和理想汽车是一毛一样,都是打造旗舰车型,再套娃出些小弟车型,触及更大的消费人群。对于消费者来说,问界M9自带一种商务属性,但是毕竟做生意装门面的还是少,对于只是家用的消费者,便宜11万的M8肯定吸引力更大。
未来可以预测的是,M8的销量就会超过M9。
看完M8,我们再看享界S9增程版。新车最大变化点就是纯电换增程,但是售价却降了一大截。S9纯电版售价是39.98-44.98万,增程版是30.98-36.98万,入门版足足便宜了9万元。从性价比上来看,享界S9增程版在鸿蒙智行四界的车型里,属于真香的那种。
特别是36.98万的Ultra版,零重力、后排投影、激光投影大灯这些王牌配置都给了,而这些配置在售价55万的问界M9上才能买到。
享界S9本来是和问界M9作为两大旗舰存在的,四颗激光雷达就是明证,而我们在M8上就看不到。但是现在,享界S9增程版比问界M8还便宜,这就有些割裂。
我们能理解享界S9非常想在增程版上反转局势,在销量上有所突破。但是,为了享界而冲击问界,确实让用户感受到了背刺。
百姓评车
鸿蒙四界哪个都是心头肉,可它偏偏要割问界的肉、放问界的血。我们能够理解鸿蒙智行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也能明白四界品牌不能出现一家独大。换句话说,其他三界品牌要想取得销量突破,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答案是一定有。但是选择拿问界做跳板,因为这是最简单快捷的路径。
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背刺问界用户的基础上,确实有些残酷。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