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上海车展,日产汽车携两款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型亮相。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系日产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全球化车型,标志着该品牌在华研发体系进入新阶段。另一款纯电动轿车N7作为东风日产本地化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已在预售阶段收获5000台订单。
技术路径:混动与纯电并进
Frontier Pro PHEV采用郑州日产开发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动力架构由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双电机组成。据现场技术资料显示,该系统支持串联、并联、纯电三种驱动模式,可根据路况自动切换。动力电池采用三元锂材料,容量为28.6kWh,在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135公里。工程团队特别强化了电池组防护结构,在底盘部位增加3mm厚铝合金护板,涉水深度提升至800mm,以适应越野场景需求。
该车配备的全时四驱系统整合了电子差速锁与扭矩矢量分配功能,最小转弯半径控制在5.8米。拖曳能力方面,车辆标配7针拖车接口,最大拖拽质量达到3.5吨。值得注意的是,车载的6kW外放电系统支持220V电压输出,可为野外作业设备持续供电12小时。
本土化研发体系升级
郑州日产技术中心负责人透露,Frontier Pro PHEV的开发周期缩短至26个月,较传统跨国车企项目提速40%。研发过程中采用了数字化样车技术,将碰撞测试、NVH优化等环节的实体试验转为计算机模拟,节省开发成本约1.2亿元人民币。中日联合团队在动力系统标定阶段完成超过200组参数调校,使发动机介入时的动力衔接平顺性误差控制在±3%以内。
东风日产方面,为N7纯电轿车专门建设的新能源工厂已在大连投产。该工厂采用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可兼容轿车、SUV、MPV三种车型共线生产,设计年产能15万辆。生产设备国产化率达87%,其中焊接机器人与AGV运输系统均采购自中国供应商。
市场布局:从中国到全球
根据日产公布的全球化战略,Frontier Pro PHEV将在郑州日产工厂实现中日双线生产。中国版车型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出口版本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登陆澳大利亚、东南亚市场。郑州日产内部文件显示,该车国内定价区间为28.8-35.6万元,海外市场指导价折合人民币约32-40万元,溢价部分主要用于强化底盘防腐涂层等适应性改造。
N7纯电轿车的市场策略则聚焦家庭用户,车辆标配的AI零压云毯座椅采用生物力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乘员坐姿并自动调节支撑力度。在电池安全领域,研发团队进行了超过1200次针刺实验,开发出多电芯独立隔离技术,单个电芯热失控后的温度扩散时间延长至45分钟。目前,该车77%的预订客户选择了长续航版,其搭载的90kWh电池包CLTC续航里程达715公里。
供应链深度本土化
日产中国采购总监在媒体沟通会上披露,N7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均实现100%本土化采购。其中,动力电池来自宁德时代武汉工厂,驱动电机由湖北襄阳弗迪动力供应,域控制器则由东风集团旗下智新科技提供。为应对出口需求,郑州日产正在建设专供海外市场的零部件检测中心,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1200项国际认证。
在智能化领域,N7搭载的NISSAN OS系统接入了华为ADS 2.0高精地图数据,支持无网络环境下的车道级定位。测试数据显示,其自动泊车功能对非标准车位的识别成功率达92%,较上一代系统提升27个百分点。不过,受法规限制,海外版本将采用Mobileye的SuperVision方案替代部分功能模块。
赛事与技术转化
展台现场的Formula E Gen3 EVO赛车揭示了日产在电动技术领域的积累。车队技术总监介绍,本届赛车的碳化硅逆变器效率提升至98%,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范围扩展至前后轴同时制动。这些技术已部分应用于民用车型,N7的电驱系统就采用了与赛车同源的绕组工艺,使电机功率密度提升15%。
针对中国市场特点,日产工程团队开发了专属的防晕车算法。通过采集2000名不同年龄段乘客的体感数据,建立16维动态模型,可实时调整动力输出曲线。实测表明,该技术使乘客晕车概率降低43%,特别适用于频繁启停的城市工况。
产能与基础设施布局
截至2025年3月,日产在华新能源产能已形成三大基地:广州基地专注纯电车型,年产能30万辆;郑州基地负责混动及商用车,年产能20万辆;大连新工厂主要面向出口市场。充电网络建设方面,日产与国家电网合作的超级充电站已覆盖全国78个城市,800V高压快充桩占比达35%。
在售后服务领域,全国527家专营店完成新能源技术升级,可提供高压系统检测、电池健康度评估等68项专项服务。针对皮卡用户,郑州日产推出"越野无忧"计划,包含全天候道路救援、野外应急充电车派遣等特色项目。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