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狂飙突进的竞争态势,广汽本田以一场战略级车展攻势撕开行业迷雾,带来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新思考与新打法。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onda)联合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Honda)和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Honda)携最新电动化和智能化成果,共同亮相上海国家会展中心6.2号馆。
其中,广汽本田以P7领衔的纯电矩阵、F1赛车技术下放、全体系智能化进阶,无不昭示着一个事实:这家拥有27年本土积淀的合资巨头,正以"油电同质同价"的颠覆性策略,重写新能源竞争规则。
广汽本田用全价值链长期主义破局
当新势力深陷"配置军备竞赛"泥潭时,广汽本田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的路径——将76年造车功力与本土化创新深度融合。
其新能源战略的底层逻辑,是构建"用户价值-产业链价值-社会价值"三位一体的共生体系。
比如在品质维度,广汽本田祭出"120%合格率质造体系":402台测试车、150万公里实测里程、5大洲极端环境验证,将可靠性标准推向新高度。
其带来的P7也是敬畏技术品质,用时间和成本的投入,来换取用户的安心使用。在本田76年造车功底的基础上,仅研发就用了整整4年时间,测试验证了402台整车和白车身,实地测试总里程超过150万公里。
对安全气囊的测试中,除了常规测试,还专门针对女性和小朋友在车内不同位置、不同面向的情况,专门进行了正面、侧面气囊展开试验,确保乘员得到充分保护。
新能源工厂集合30项全球首创技术,以"数智零碳"重构制造标准。这种对品质的偏执,在雅阁99.5%国产化率培育的供应链体系支撑下,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在用户运营层面,广汽本田的"长期主义"具象化为50万增换购用户的持续选择。通过梦想方程式、躁梦节等文化IP构建品牌信仰,其用户生态已突破传统服务边界,形成价值共创的深层绑定。
坚持油电同质同价构建开放创新体系
广汽本田的电动化转型,本质是一场全球技术体系与中国创新生态的深度耦合。
目前广汽本田拥有强大的自研能力,广汽本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具备从整体商品企划到造型、设计、试作、测试的全流程研究开发能力,是国内第一个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的汽车研发机构。
P7的研发路径极具代表性:既有本田76年造车功底的底盘调校,同时加速与中国先进技术资源合作,比如P7不仅有博世、松下等世界级供应商,还联合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中国顶尖企业,加速开放汽车生态,为P7的核心技术提供最强支撑;既保持Honda Architecture架构的操控基因,又融入中国用户对智能座舱的特殊需求。
这种"全球标准+中国速度"的融合,在开发机制上体现为双轨并行:自研体系坚守本田驾控DNA,联合开发加速技术迭代。新能源工厂50余项国内首创技术,正是这种协同创新的结晶。当跨国车企普遍面临"水土不服"时,广汽本田已构建起独特的生态位。
在当行业陷入"智能堆料"迷思时,广汽本田提出"累了启动智能,快乐交给驾趣"的价值主张。
P7搭载的八大场景价值体系,本质是对电动时代驾驶本真的回归:用F1赛事验证的三电技术解决续航焦虑,以ADS自适应悬挂实现"贴地飞行",通过Honda SENSING 360构筑安全底线。这种"技术服务于体验"的思维,直击新势力产品"参数强悍但体验割裂"的痛点。
智能化布局方面也是紧跟市场,Honda CONNECT 4.0并非简单移植互联网生态,而是构建"安全为先"的交互哲学:DMS驾驶员监测、紧急昏迷应急系统等设计,将智能辅助的边界锁定在"增强而非替代驾驶"。这种克制,恰恰是对驾驶本质的尊重。
合资新时代是对核心价值的进化传承
在三年三款新车的产品规划背后,是广汽本田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P7瞄准主流家用市场建立价值标杆,GT以极致性能切入高端细分,极湃系列夯实基盘用户。这种阶梯式布局,既规避了单一爆款的风险,又形成对15-40万元价格带的立体覆盖。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油电共生"战略的深化。
雅阁运动系列、型格MT冠军版的推出,绝非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通过燃油车驾趣升级,构建向电动化过渡的价值通道。当行业非此即彼地割裂油电市场时,广汽本田正打造平滑迁移的用户体验闭环。
在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广汽本田的选择彰显出战略定力:不参与参数内卷,而是重新定义价值标准;不追逐短期红利,而是构建可持续生态。
当P7以"八大不妥协"重新诠释电动驾趣,当F1技术基因注入量产车型,这家深耕中国市场的合资巨头,选择用长期主义继续书写新时代合资品牌的故事,开启属于智能电动时代的新主场。其战略启示在于:真正的产业变革,从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核心价值的进化传承。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