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东风汽车通过全技术链上的自主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中国智造技术链闭环。从本届上海车展可以看出,东风汽车凭借长远规划、宏大布局和可靠执行,已经成为“研产销服”全链智能化的旗舰企业。
文 /《汽车人》张敏
4月23日的上海车展上,以“智绘新东风”为参展主题的东风汽车,携旗下自主品牌全阵营出席。
东风猛士、东风岚图、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东风风行亮相,共计展出20余款车、9项技术展品,以及它们背后的智能化技术品牌和体系。从“智慧之翼”的展台设计,以及人形机器人接待讲解等创新运营服务,不仅展示了东风汽车智能化“跃迁行动”的最新成果,更是一次亮肌肉的宣示。
本次车展,东风汽车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了“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以智能新汽车驱动每个用户的梦想。这不仅是2024年东风科技跃迁3.0计划的成果展示,也是2021年“东方风起”计划的一次大阅兵,更是东风汽车长期智能化技术保持战略投入强度的一次汇报展示。
尽管只是阶段性成果,但也足够炫目。目力所及,东风汽车向深入发展智能化,塑造业务转型的“进行时”状态随处可见。简言之,东风汽车的未来更智慧、更美好。
商乘智能双翼齐飞的背后
车展上,公众注意力集中在乘用车身上,可能忽略了商用车板块。而东风汽车的商乘并举战略,恰恰在商用车上率先取得智能化突破。
“十三五”计划期间,东风就研发了无人驾驶样车。2020年,东风发布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2022年,东风凭借该技术拿下了厦门港L4级无人集装箱卡车项目,率先开启商业化运营。而东风的L4级5G自动驾驶巴士,也在雄安成为首家智慧交通建设的首个量产产品。
虽然两者一个运货、一个载人,但它们的技术内核是一致的,东风汽车研发的(限定场景下)L4技术,并非炫技,而是实实在在的量产车产品。
几年来,东风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已经在15个省、35个市落地。东风汽车的商业运营经验表明,东风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同时在两个截然不同但有联系的场景下可靠运作。一个技术组合,两个市场,两条出路,东风汽车的商乘并举业务特点,为其智能化技术资产,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业务空间。
乘用车板块更为个人消费者看重。东风汽车已经实现了L2级产品广泛搭载,销量近200万辆,自主新能源乘用车L2级渗透率达到80%以上。
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新岚图梦想家,成为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和鸿蒙座舱4.0的MPV产品。东风猛士M817,搭载华为ADS4.0和鸿蒙座舱5.0,作为智能越野第一车在车展上亮相。
很容易看出,在商乘双市场上,东风汽车同时走自研+共创的技术路线。从价值链角度,东风汽车不仅是链主,也充当了合作开放平台。这是东风汽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旗下品牌价值日益提高的助推器。
在既有普及性又有前沿实力的品牌和产品矩阵背后,是东风汽车的高强度投入。东风汽车研发投入(强度)长期占据营收的8%左右,科技奖项数量在国内整车企业里连续3年排第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专利超过5000件,在行业中持续领先。
更可贵的是,这些专利技术资产,并非孤立存在,而呈现体系化。体系化的智能与以往根本的区别在于,智能的进展不再意味着增加功能,而在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任何一个新功能,都将自动纳入到既有生态内,从单点突破,到覆盖"架构-系统-应用-生态"的全技术链创新。
而自下而上的技术架构,将为生态提供支撑。这已经突破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思想,而变成智能化架构和生态定义汽车。
太极大模型,汽车“融合型大脑”
东风汽车此前并未对大模型的建构计划有太多宣传。在上海车展上,东风汽车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公布了东风的大模型体系,其软硬件能力震撼了业界。
东风汽车给其企业级大模型起名为“太极大模型”,寓意太极生万物,且阴阳互映、无限进化。显然,太极大模型是东风汽车自主构建的企业级大模型,其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基于超万份企业知识文档、超十亿组驾驶感知数据、超千万组座舱图文数据等基础资源训练而成。
“汽车人传媒”判断,“太极大模型”的基础仍是Transformer架构,融合了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大模型。为了支撑“太极大模型”,东风汽车集成了万卡算力、融合企业数据、建立混合精度训练机制,知识蒸馏技术。这意味着大模型三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在高水平上集成起来。
“太极大模型”基础上,东风汽车构建了多模态认知、智能体调度等核心AI能力,同时覆盖用户出行和企业运营的场景需求。从消费者角度,也可以将“太极”视为移动智慧端的云后台。
天元OS,软硬解耦的开源平台
天元OS是承接硬件层和应用软件层的平台,是东风汽车实现软硬解耦的关键。
东风汽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在发布会上表示,天元OS是东风汇聚行业顶尖研发力量,打造的开源国产整车操作系统,为乘商应用提供底层软件平台,实现了架构创新、技术领先、生态共建三大核心突破,提升双智、车控功能,形成了车型平台共同的技术底座。
而杨彦鼎则表示,天元OS依托基于服务化的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了软硬协同、安全可信、开放兼容。智能化系统要看绝对算力,还要看OS赋能的算力优化指数。他指出,天元OS通过异构资源池化与多核动态调度技术,实现全局调配算力资源。而天元OS自带的负载均衡算法,使得芯片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最高可达95%,单车单硬件成本可以降低10%-20%。
天元OS的功能安全遵循ISO26262 ASILD最高等级,其信息安全则结合逐级签名机制、融合防火墙和可信执行环境,建立纵深防御体系,最终构成了天元OS的功能和信息双安全体系。
天元OS支持国内、国际主流芯片硬件生态,驱动层的跨架构资源抽象技术,实现软硬件解耦,车型的E-E平台开发切换周期因此缩短50%以上。
天元OS是广义OS,东风汽车的天元智驾和天元智舱,都建立在天元OS基础上。
汽车的软件系统,基本上和盖楼差不多。狭义OS相当于地基;而广义OS相当于整个建筑物的基础;上面的每一层楼,则相当于应用;功能软件,就是现浇剪力框架;系统库和辅助工具,大体上相当于水电暖和电梯。
现在看,东风汽车联合合作伙伴,将整个“大楼”的体系,从地基到所有主体建筑及附属设施,全部掌握了核心技术,还向第三方开放源代码,相当于把盖楼图纸无偿提供给其他企业。这样的技术体系,其生态一定是丰容和健康的,因为它在不断迭代,推陈出新,东风和潜在伙伴的庞大用户规模保证了这一点。
天元智驾和天元智舱,以安全为主轴
太极大模型和天元OS形成的底座如此坚实,让建立在其上的天元智驾,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极致安全为主轴的特质。
事实上,东风汽车将安全作为技术的底线。东风马赫动力电池以“超高安全冗余”满足新国标安全要求,东风自主AUTOSAR平台获得国际最高安全等级认证……东风汽车用行业领先技术和全域安全标准,守护用户的电池安全、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健康安全和信息安全。
本次发布的“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同样出于东风坚守用户安全的初心。东风汽车强调,“天元智能”,就是始终把用户放在心中、摆在中心,让每一次创新都以需求为坐标原点,让每一项技术都为用户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天元智驾提供4个级别的方案:天元T100,实现L2级高速NOA、记忆领航辅助驾驶和跨层记忆泊车;天元T200,L2级城区NOA辅助驾驶;天元T500,率先搭载行业最强的智驾SOC,具备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能力;天元T1000,以超过1000Tops的AI算力,端到端与规则系统双重冗余,支持车路云协同、5G实时互联,具备L4、L5级无人驾驶能力。
天元智驾的主动安全属性拉满。130公里实测时速下实现AEB紧急制动,在强干扰、低照度、强反光等极端场景下,天元智驾都能依靠多传感器协同,快速决策,帮用户安全驾驶,不仅保护正向的刹停避让,还能保障侧后方功能安全,实现360度全方位守护。
东风汽车的领航辅助驾驶,在商用车的干线物流、港口、矿山等开放/封闭场景下均适用。而在乘用车更复杂的城区场景中,能在多维、多参与者的交通博弈中灵活决策,始终保持毫米级控制精度,像老司机一样平顺从容;实现从车位-车位的功能,泊车成功率高达99.9%,几乎胜任所有泊位,支持跨层记忆泊车,拥有强场景塑造能力。
而天元智舱,更借助了太极大模型,实现场景驱动+AI进化,懂车、懂人、懂生活,任何模糊的需求,经过场景强化,可以精准理解,不仅秒懂,而且对生活场景的扩展能力,远超人类,是人类出行生活的得力助手。
东风汽车的智能化体系,可以总结为“一核双基双元”,在商乘领域两种不同方向的场景大显身手。在其背后,东风汽车已经构建了“技术研发-场景落地-标准输出”的协同体系,自研+合作,形成开源生态体系。
从底层架构到技术应用,东风汽车打造了清晰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东风产品正在被纳入到智能化体系下,成为智慧终端。东风汽车也因突破性创新,正走在品牌内核高度智能化的进程当中。
东风汽车通过全技术链上的自主创新,构建了完整的中国智造技术链闭环。从本届上海车展可以看出,东风汽车凭借长远规划、宏大布局和可靠执行,已经成为“研产销服”全链智能化的旗舰企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