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撰文 / 周 洲
设计 /张 萌
4月24日,全球汽车转向巨头耐世特在2025上海车展发布了最新的运动控制创新成果,包括线控转向与后轮转向、线控制动、驱动软件和驱动系统。
耐世特在国家会展中心1.2H馆通过六大展区展示了其前沿技术。
其随心、舒适、高效和可靠四个展区,展示了耐世特的转向、制动、驱动系统和软件技术如何无缝集成,其中一些技术包括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高输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优质半轴、紧凑型三销节、八钢球等速万向节、球花键轴杆半轴等。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许多零部件展位上,一边设立了公开展区,一边设立了仅供客户和合作伙伴参观洽谈的内部展区。
耐世特亦是如此。除了公开的六大展区,其“先锋实验室” 展区仅针对受邀客户开放,在这里与整车厂进行更多讨论,探索创新技术发展路线和合作机会。
耐世特汽车系统总裁、首席技术官、首席战略官兼执行董事罗宾·米拉韦茨(Robin Milavec)表示,在人工智能、互联技术、软件定义汽车、电气化、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共享汽车(如无人出租车)等诸多宏观趋势相互融合的作用下,从现在到2035年,变革的范围和速度将持续加快。
在这个快速演变的格局中,新的领导者已然涌现。米拉韦茨认为,中国整车厂在当前全球前 20 大汽车制造商中逐渐取代传统整车厂。未来十年,全球排行榜上的名次将继续变化和演进,全球领先供应商的格局也将如此。
他认为,随着加速变革而来的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仅仅适应是不够的,而耐世特凭借远见、迅驰和价值的力量,以 “中国速度” 在全球引领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创新。
2024 年,耐世特推出了创纪录的 77 个项目,其中 52 个在亚太地区推出,为中国及全球客户提供支持。
这些项目包括与中国整车厂合作推出的多个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Rack - Assist EPS)。该系统是建立在其以往表现出色的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Column - Assist EPS)基础之上研发。
米拉韦茨对包括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媒体称,2024年获得的新业务订单达60 亿美元,包括与中国一家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签订了首个线控转向量产项目,这使其线控转向量产总数达到 3 个。同时,其与全球整车厂签订的开发合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包括轮端执行器、手感模拟器和软件集成,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还与另一家中国整车厂签订了在中国的首个后轮转向项目,并预计于 2026 年开始生产。”米拉韦茨说,需要注意的是,后轮转向也是线控转向的一种形式,因为后轮转向组件与方向盘之间没有机械连接。
耐世特还与两家中国领先的整车厂签订了首个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业务。“这一重要订单是在耐世特首次于欧洲推出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之后获得的。”米拉韦茨补充道,“随着双小齿轮产品加入我们的产品组合,耐世特在全球及中国整车厂未来的业务机会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米拉韦茨称,消费者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和 SUV 市场的发展,同时追求最新技术和高端驾驶体验。“我们不断增长的发动机舱内转向和线控转向产品组合与未来十年亚太地区的趋势高度契合。”
2025 年及以后,耐世特将继续与中国领先的整车厂推出更多的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Rack EPS)和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Dual pinion EPS)。作为全球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长期领导者,“我们有信心成为中国市场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首选供应商。”米拉韦茨说。
从耐世特全球订单构成上来看,北美占53%,欧洲、中东、非洲、亚洲及南美洲占11%,亚太地区占36%。此外,其36%的订单与新能源汽车项目相关。
米拉韦茨认为,快速扩大的新能源汽车订单令其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在已经强劲的增长势头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在中国整车厂中的发展。
在中国发展,讲求中国速度。
米拉韦茨举例道,耐世特专有的软件工具MotionIQ - Dev旨在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和线控转向项目快速推进嵌入式软件开发与集成。该工具通过缩短生产前置时间、减少数据异常以及减少在容易出错的手动编码上花费的时间,为其全球工程团队节省大量成本和时间。
耐世特现在向主机厂提供MotionIQ - Dev,使其能够在与耐世特合作的生产项目中加快开发并削减成本。在上海车展的先锋实验室中,耐世特为客户提供了该工具的预览,今年晚些时候将公布更多细节并发布公告。
米拉韦茨称,耐世特奉行全球加本地策略,将全球技术领导者的规模和技术专长与本地合作伙伴的响应能力和灵活性相结合,“我们既能说 ‘本地话’,也能说‘全球话’。”
耐世特在中国的常熟工厂,从破土动工到盛大开业并投入生产仅用了 12 个月。“它与我们在苏州的亚太技术中心,以及更广泛的全球布局相辅相成,使我们能够以中国速度交付产品,同时保持世界一流的安全和质量标准。”米拉韦茨说。
为底盘“线控运动控制”提供助力的耐世特总部设在美国,由中国公司控股,在汽车行业拥有近120年经验的公司,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为全球60余家客户提供服务,包括宝马、福特、通用、雷诺日产三菱、斯泰兰蒂斯、丰田、大众,以及中国的比亚迪、小米、长安、理想、奇瑞、长城、吉利、小鹏等和印度的汽车制造商,其在全球有成熟的供应链,其工程和制造项目遍布美国、墨西哥、波兰、印度、摩洛哥等。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