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智能辅助驾驶遇见“中国式复杂路况”,华为乾崑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华为乾崑智驾ADS 4在2025上海车展前夜震撼发布,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智能驾驶领域激起了千层浪花,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正式迈入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商用阶段,更以一场“云端造路+车端进化”的双线革命,重新定义了智能驾驶的技术范式。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发布会上掷地有声地说道,L3不远了,但安全必须更近。
靳玉志此言绝非虚张声势,这句话的背后有着坚实的技术支撑:6亿公里云端仿真验证、1000倍于真实世界的AI生成场景,以及“五维安全”体系构建,这些都彰显着华为在这场智能驾驶竞赛中的强大底气。
乾崑智驾ADS 4正从架构升维、安全重构、体验裂变、生态破圈等四个维度,彻底颠覆了行业对智能辅助驾驶的认知,引领着行业朝着全新的方向蓬勃发展。
从“人类学车”到“AI学车” 华为乾崑用WEWA架构突破训练瓶颈
过去推进智能驾驶技术训练,非常依赖真实路测数据,然而,极端场景(暴雨爆胎、隧道连环追尾等)数据的稀缺性,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严重制约着技术的快速迭代。
于是,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采用的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World Engine+World Action Model)就应运而生,其选择用AI生成1000倍于真实世界的虚拟场景库,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云端World Engine借助先进的扩散生成模型,批量制造出“数字孪生路况”,涵盖了暴雨、冰雪、逆光行人横穿等各类长尾场景。这一庞大的虚拟场景库,极大地丰富了AI的学习素材,使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而车端World Action Model通过全模态感知(视觉+听觉+触觉)技术,将端到端时延降低了50%,重刹率减少了30%。
这种“AI学车”模式,使车辆决策从传统的“有限经验归纳”跃升至“无限场景推演”阶段,恰似智能驾驶领域的AlphaGo,以强大的智能算法和海量数据为基础,实现对复杂驾驶场景的精准决策和高效应对,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简而言之,WEWA架构让车辆在云端就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判” 华为乾崑智驾ADS 4构建五维安全网
在WEWA架构的支持下,华为乾崑智驾正向着未来大踏步前进,这个时候安全就变了更加重要,可以说这就是商用L3能否落地的关键考量因素。
为了能打赢这场生死战,华为乾崑ADS 4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构建了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五维安全网,覆盖:
全时速:支持前向AEB(4-150km/h)、侧向LOCP(30-130km/h)、后向AEB(1-60km/h),覆盖低速到高速场景,确保全速域安全防护。全方向:通过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最小精度3cm)和分布式毫米波雷达,实现360°无死角感知,可识别悬空障碍物、下沉台阶、低矮路沿(如30cm高的障碍物)等复杂目标。全目标:支持行人、自行车、车辆、静止障碍物等多样化目标识别。全天候:在暴雨、大雾、夜间等极端天气下,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如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仍能保持精准感知,例如在大雾中识别静止障碍物并触发AEB。全场景:覆盖高速、城区、停车场等场景,新增爆胎稳定控制、驾驶员失能辅助、哨兵模式增强等功能,应对突发爆胎、驾驶员突发疾病等极端工况。
CAS 4.0的核心安全功能,还包括路面自适应AEB、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等。
举个例子,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若遭遇爆胎等突发状况,XMC数字底盘引擎能够在毫秒级响应时间内迅速介入,精准控制车辆,保持车身稳定,有效避免失控带来的严重后果;此外,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更是将安全防护延伸到了车内,当系统监测到驾驶员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接管车辆并安全停车,为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
CAS 4.0通过硬件、算法与云端协同,将主动安全能力提升至新高度,不仅解决了传统智驾系统的“长尾问题”,还为高速L3商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其五维安全设计和全场景覆盖,标志着智能驾驶从“辅助”向“责任转移”的关键突破。
从“传统交通工具”到“移动生活空间” 华为乾崑智驾ADS 4让出行体验裂变
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不仅在技术和安全层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还在用户体验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将汽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变为真正的“移动生活空间”。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显著的功能,能极大改善用户的出行体验。
其一是车位到车位(P2P2.0)功能,能实现了高速公路ETC畅行、跨城通勤“0干预”,预计2025年6月将覆盖全国50万停车场,大幅提升了用户在长途出行和城市通勤中的便利性。
其二是泊车代驾(VPD2.0)功能,解决了地下停车场“找车难”的痛点,支持跨层泊车、代客充电,用户只需一键即可召唤车辆至上客区。
此外,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通过MoLA架构整合通用大模型与垂域Agent,实现了85%口语化控车成功率,还可打造出堪比“移动歌剧院”的沉浸式音频体验,让用户在车内即可享受到高品质的娱乐和便捷的智能交互,极大地丰富了驾乘过程中的生活体验。
从行业破局到生态破圈 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为智驾辅助发展破开障碍
长期以来,智能驾驶领域存在着硬件堆砌的现象,众多企业通过增加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数量来提升技术表现。
而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指出,自动驾驶作为“具身智能的首个规模化产业”,其发展核心在于算法与数据的深度融合。
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WEWA架构以云端AI训练为根基,结合车端多模态决策,引领行业从单纯的硬件竞争转向对算法和数据的系统性探索。
这种转变不仅降低了对硬件数量的过度依赖,还能够通过更高效、更智能的软件算法,实现更精准、更可靠的自动驾驶功能,推动整个行业向AI原生时代迈进,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范式。
可以说,华为乾崑智驾ADS 4终结了汽车行业当前的硬件军备竞赛,开启AI原生时代。
此外,与特斯拉构建的“花园式”的封闭生态系统相比,华为乾崑采取了开放包容的生态战略。截至目前,华为乾崑已成功联合22款车型,涵盖了问界M9、岚图梦想家等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车辆,覆盖了15万元及以上的多个价格带,并且拿下了国内绝大多数主机厂的合作。
这种“周周有新车”的快速推进节奏,使华为乾崑成为了车企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合伙人”。
通过与众多车企的紧密合作,华为乾崑不仅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加速技术的推广应用,还能够根据不同车企的需求和特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共同探索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不同车型和应用场景下的最佳实践,促进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和生态繁荣,打造出一个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智能驾驶生态雨林。
写在最后
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发布,绝非仅仅是一次技术的迭代升级,更是一场深刻改变人车关系的重构实验。随着车辆从传统的“出行工具”进化为“移动生活空间”,驾驶权在人类与AI之间逐步移交,华为在这场变革中所争夺的,正是智能出行时代的定义权。
靳玉志坚信L3不远了,而这场变革的终极目标,则是让自动驾驶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感知不到。
在这场还看不到终点的技术长征中,华为乾崑凭借其“硬核科技全家桶”,正书写着一条极具特色的突围路径——以安全为底线,以AI为引擎,以生态为护城河,向着智能出行奋勇前行。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