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自从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风阻系数这个指标,就成为了汽车品牌竞争的重要参数之一。全球最低风阻汽车的称号,接二连三的被中国汽车品牌刷新。不久前,有媒体公开质疑阿维塔12的风阻系数,更是将风阻这件事进一步推上了风口浪尖。
经过阿维塔公开测试和讲解,其实也让公众知道了,风阻系数这个指标,就像CLTC续航,看看就行,认真你就输了。
大家都知道,CLTC续航有很大的水分,厂家标注的CLTC 600公里的话,实际也就是可以跑500多,冬天的时候还要打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CLTC 是按照固定的测试场景进行的,测试场景高度理想化,脱离实际路况。比如说CLTC的测试其实只有30分钟而已,包含低速段(≤50km/h)、中速段(50-70km/h)、高速段(70-110km/h),平均时速约 34km/h,最高时速 114km/h。
全程以固定循环模拟驾驶,加减速幅度小(最大加速度仅 0.5m/s²),而真实城市道路频繁启停、急加速 / 急刹车,电机 / 发动机需频繁高功率输出,能耗更高。
再比如 CLTC 测试在恒温(23±5℃)、无风、无坡度的封闭环境中进行,忽略高温 / 低温、雨雪、大风等天气对续航的显著影响(如冬季空调制热可能使电动车续航缩水 30%-50%)。
测试时默认关闭空调、座椅加热、大灯、雨刷等耗电 / 耗油设备,而用户日常使用中这些配置常处于开启状态。所以说CLTC续航成绩,一般人是跑不出来的,水分很大。
而最低风阻系数,同样有很大的水分,可操作性太高了!
首先,不同的测试场地,测试结果就有不同!因为风阻系数主要通过风洞测试得出,但不同厂商的风洞设备精度、测试条件(如风速、温度、湿度、路面模拟系统)存在差异。所以即使一辆车,在不同的地方测试,就可能出现两个结果!
其次,高低配车型的差异也很大。因为有些高配车型是有激光雷达的,激光雷达突出于车身,肯定会带来风阻。而低配车型往往就没有。还有电子外后视镜,也是高配有,低配没有。还有轮圈,轮胎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同一个车型的高低配也有不同的风阻系数。但是厂家在宣传的时候,往往只宣传最好的成绩。
第三,不同速度下,风阻系数也不一样!因为汽车并不会一味的追求地风阻。而是在地风阻的同时,也要确保行驶的稳定性。比如说,保时捷 Taycan Turbo S:低速时 Cd=0.22,高速开启 “性能模式” 后,尾翼升起使 Cd 升至 0.26,但获得额外 150kg 下压力。也就是说,保时捷在刻意增加风阻,以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再比如说,蔚来 ET7:配备主动式空气悬架,高速时车身降低 10mm,Cd 值从 0.208 降至 0.205(通过改变气流路径实现)。实现更低的风阻。
所以说,风阻系数,你看看就行了,别太较真!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风阻系数已经普遍比较低了。新能源车要想省电的话,还可以从降低整备质量,提升三电效率,热泵空调等很多方面实现,刻意的追求地风阻,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