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Stellantis集团亚洲与中东区总裁 Maxime Picat (前 标致CEO,也是未来接任Stellantis CEO的热门人选之一)近期在《金融时报》「未来汽车」(Future of the Car)高峰会上发出警告,他表示欧洲车厂可能在短期内完全从中国市场消失,并直言尽管自己一向乐观,但在这个问题上无法抱持希望。 因为中国品牌的高速成长已不只在电动车市场称霸,连中型燃油车(C-segment)这个长期由西方主导的区块,如今也岌岌可危。
再从市占率观察,当中的变化惊人。 2020年,外资车厂在中国市场仍占据64%的销售份额; 然而到了 2025 年初,这一数字已腰斩至 32%。 中国电动车龙头比亚迪(BYD)更成功超越德国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品牌。 近几年来,中国本土品牌通过强大的本地供应链、政府补贴以及大量研发人力投入,还有“高CP值”,迅速占领中高阶与平价市场,反而欧洲品牌在设计与成本上的反应速度过慢,使得优势逐步被侵蚀。
Stellantis 近年已逐步撤出中国的自营生产与销售业务,但为寻求转型,打不赢就加入,反过来在2023 年投资中国新创电动车品牌“零跑汽车”(Leapmotor)15 亿欧元并取得20% 的股份。 双方于 2024 年成立合资公司 Leapmotor International,由 Stellantis 控股,主导中国以外市场的出口、销售与制造。 彭博社指出,此一策略让 Stellantis 得以绕过在地经营的瓶颈,借由中国本地品牌的研发与制造能力重新进军新兴市场,同时降低与中国政府间的贸易摩擦风险。
此外,Stellantis与零跑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拓展至欧洲市场。 零跑计划于2025年在英国推出售价仅约2.2万英镑的电动车T03,进军欧洲平价电动车市场,与雷诺、MG等品牌竞争。
与此同时,日本丰田加大投资中国,德国大众也再度加码投入25亿欧元扩建其合肥研发中心与生产设施,并与中国电动车厂小鹏汽车建立合作关系,预计自2026年起推出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新型电动车。 大众更表态支持In China for China战略,公开与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立场划清界线,借此争取中国政府与消费者的支持。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