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蔚来汽车近期再次迎来高层人事变动,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官宣离职,以一句“毕业了,江湖再见”为这段职业旅程画上句号。这位主导蔚来自动驾驶芯片自研战略落地的技术专家离职,是继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自动驾驶核心负责人樊昊阳之后,蔚来2025年又一位出走的高管。这一系列人事变动正值蔚来加速推进组织变革、强化经营效率的关键时期,引发业界对这家造车新势力未来发展走向的广泛关注。
胡成臣的离职消息最早由他本人在社交平台公布,随后得到蔚来官方确认。这位技术专家自2021年加入蔚来以来,一直是公司自动驾驶芯片自研战略的核心推动者。在他的带领下,蔚来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芯片研发团队组建,主导了架构设计与技术路线选型,并最终在2025年4月实现了首款5nm车规级智驾芯片“神玑NX9031”的量产上车。
这款芯片的性能指标堪称行业领先——单颗芯片算力对标四颗英伟达Orin X,处理延时低至5ms以下,支持城市NOA、高速领航等复杂场景。在胡成臣团队的攻关下,蔚来不仅解决了5nm车规工艺良率难题,还实现了能效比提升40%,并满足ASIL-D最高功能安全标准。这一成果打破了海外芯片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垄断地位,使蔚来智能驾驶系统的迭代周期从年缩短至季度级,为公司赢得了技术自主权。
除芯片研发外,胡成臣还负责蔚来通用人工智能委员会工作,推动AI技术在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场景的应用。他提出的“AI+EV是最佳搭档”理念,深刻影响了蔚来智能驾驶系统的软硬协同设计方向,使系统效率提升30%以上。这种芯片与算法闭环研发模式,已成为行业“软硬协同”的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6月,蔚来刚刚将自动驾驶芯片业务独立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白剑,而作为技术核心的胡成臣却未进入新公司管理层。这一安排或许预示了此次离职并非突发,而是公司战略调整的结果。
胡成臣的离职并非孤例。2025年以来,蔚来已有多位高管相继离开,形成了一股明显的“离职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4月2日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闪电离职”——他在乐道L60未能达成3月销量目标后,兑现了此前“做不到就下课”的公开承诺。
同样在4月,蔚来原用户关系负责人沈泓也因个人原因离职,该职位由原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孙明接任,而上海区域总经理一职则由夏庆华接棒。这一调整伴随着蔚来对UR部门的多次内部裁员,裁员比例约10%。公司创始人李斌同时开始在内部推行“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要求“每一笔开支都要有回响”,推动组织从“不计成本做服务”向“刀刃对内要效率”转变。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与组织调整,反映了蔚来正经历从高速扩张向精细化运营的战略转型。李斌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不能创造用户价值的岗位和项目,该停就停。任何一笔钱、一个岗位、一个项目、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都要有人付钱。要么从外边挣钱,要么从内部挣钱。没人付钱、算不过来账的事就别搞”。这种经营思路的转变,势必带来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的深度调整。
胡成臣的离职尤其引发业界对蔚来技术路线连续性的关注。作为自动驾驶芯片自研项目的灵魂人物,他的离去会否影响“神玑”芯片的后续迭代?蔚来在公告中表示,芯片业务已由新成立的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承接,由白剑担任法定代表人,但未披露具体的技术交接安排。
从过往经历看,胡成臣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大牛”——2003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2008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他曾任赛灵思亚太地区实验室主任,拥有丰富的芯片前端设计经验。在学术界,他担任过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教授、博导,同时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过2家科技公司,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多项荣誉。
这样一位兼具学术背景与产业经验的技术领军人物离开,对任何企业都是重大损失。尤其对于蔚来而言,自动驾驶是其区别于传统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芯片又是自动驾驶系统的“大脑”。胡成臣团队研发的“神玑NX9031”刚刚量产上车,后续的优化升级、场景适配等工作仍需持续推进。如何确保这一关键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将是蔚来管理层面临的严峻考验。
写在最后:
蔚来汽车正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胡成臣等高管离职既反映了公司主动求变的决心,也预示着一段充满挑战的调整期。能否在组织变革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在追求经营效率的同时不丧失创新活力,将决定这家造车新势力能否在激烈的行业洗牌中胜出。对于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观察者而言,蔚来这一阶段的战略选择与执行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