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国持续控盘全球电动车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Rho Motion口径的统计,给出了数据化表达。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的销量为910万辆,同比增长了28%。其中,中国电动车的销量为550万辆,同比增长了32%,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达到了60.4%,离中国专家近70%的数据有一些差距,但依然超过了中国之外所有的市场。
中国电动车的销量相当于整个欧洲的2.75倍,是北美地区的6.1倍,是其他市场的7.9倍。以整体市场容量对比,中国汽车市场的总销量大致相当于欧洲和北美的总和,但在电动车细分市场,中国是它们的1.9倍。全球电动车的核心市场,仍然是中国。
基于当前的情势判断,电动车市场即将出现新一轮的变动。
欧洲汽车市场的销量持续疲软,仍旧没有恢复到疫情前2018年的水准。布鲁塞尔的官员们对此毫无办法,他们甚至在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上都出现了摇摆。政客们的决策,与市场的消费实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欧洲的整车制造商连ALL IN 电动车的口号都改了。
这个大型区域市场的走势,在3年半前被斯特兰蒂斯集团的一把手唐唯实言中:汽车电动化是一项被政客选择的技术,并不是被产业选择的技术。无论是欧盟的气候爱好者们,还是整车制造商们,都没法实质性改变汽车买家的想法。电动车在欧洲会继续是小众选择,市场份额只会在15%上下波动。
离开补贴,电动车在欧洲的机会逐渐减少。德国、法国的数据,已经对此进行了真实的回应。电动车销量突然出现增长的西班牙,主力推手是MOVES III刺激政策。
在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市场,电动车的销量最好的时候,其市占率也不过在10%左右。预计从今年9月份开始,美国会根据《大而美法案》(即: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取消对电动车的补贴。在法案落实前,电动车会出现一定的抢购。进入第四季度之后,整个市场会回归到常态。
占据美国电动车市场超过4成份额的特斯拉,会继续成为市场的主导性力量。通用、福特、现代、起亚等的电动车会进一步萎缩。其中,从韩国向美国出口电动车的现代,今年已经遭遇了4次被迫停产EV的状况。他们很难填补电动车业务亏空的窟窿。
在日本、韩国等市场,电动车的存在聊胜于无。泰国是亚洲发展电动车积极的国家,在连续两年没有达成10万辆的规模后,整个汽车产业的根基都出现了动摇。因此,它被迫转向支持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中国,成为最适合电动车存在的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了激烈的价格战。从上个月开始,各厂家间无底线的价格搏杀,被纳入到监管部门整治内卷的范围。中国第一大媒体《人民日报》数次对此做出评论和分析,其间意味不言自明。
这两天《人民日报》再次在头版位置刊发《破除「内卷式」竞争,夯实发展之基》一文,痛批恶性价格战和内卷:
铲除「内卷式」竞争的病灶。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