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开售不到一个月的小米YU7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理财”属性。当交付周期来到了50周以上,流向二手车市场的“准新车”比新车价格还要高。
公开报道称,小米YU7百公里内的准新车,价格在原有配置上加价1万-2万元。甚至有二手车商表示,自己也是从车主手中加价收来的。“有客户不想等大半年提车,直接加价买二手车,对他们来说时间比钱更重要。”
另一边,极氪因为销售上过险的展车陷入了“0公里二手车”舆论风波。极氪官方回应称,涉及车辆没有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与“二手车”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两个月前,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炮轰“0公里二手车”,揭开了这个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灰色地带。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主管部门拟出新规治理“0公里二手车”。
不管是大量准新车流入二手车市场的小米,还是陷入“二手车”纠纷的极氪,背后都指向了一个共性问题:当供需关系失衡的时候,二手车市场为汽车消费提供了一个缓冲地带。而这个缓冲地带,即将迎来更严厉的监管。
整治二手车,是叫停内卷的第一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三年,国内二手车销量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二手车与新车销量比值也越拉越高。也就是说,新车与二手车市场的交易规模正在逐年缩小。2024年,国内共销售二手车1961万辆,其中,新能源二手车交易规模首次突破百万辆,渗透率超5%。
这里面具体有多少“0公里二手车”还不得而知,不过有资深的渠道人士反馈,和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是“0公里二手车”的重灾区。
有公开报道称,在2023-2024年期间,哪吒卖出的11.7万辆车里,有超过6.4万辆是“空气订单”,通过提前投保上牌的方式来虚增销量套取补贴。这样一来,大量库存的新车摇身一变,成了名义上的“二手车”。而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不得不向“二网”或者二手车商等渠道低价出售这些“新车”。
销量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指标,与资本和消费者的预期息息相关。......泡沫总有破碎的一天,这也为哪吒的暴雷埋下了伏笔。
魏建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谈的0公里二手车的危害在于,虚增品牌销量的同时,扰乱了新车和二手车正常的价格体系。二手车作为汽车市场的“蓄水池”,如果大量新车与准新车流入进来,汽车市场的恶性竞争将难以刹车,新车市场的价格监测也就无从谈起。
“0公里二手车”之所以如此撩拨大众的神经,还有一个隐秘的角落是,套取国家补贴。
有哪吒的经销商透露,哪吒自2022年底开始通过提前上险的方式,将这部分新车提前算作销量,从而获取在当年结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经销商甚至直言,“大家都这么干”。
前不久,工信部发布公示复查5年的新能源推广补助资金。其中,比亚迪、奇瑞核减补贴金额超1.4亿元......反内卷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整治二手车将成为叫停内卷的第一步。
谁先涨价谁出局?
最新的政策,再一次释放了要叫停内卷的信号。里面提到,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切实履行支付账期承诺。
几乎同一时间,两部委宣布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加征消费税的起征点由零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30万元降至90万元。此外,对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没有气缸容量(排气量)的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
当超豪华电动车不再是免税的例外,新能源汽车还会享受多久政策的“优待”?在二手平台上,多个小米YU7的“转单”都提到了,由于明年购置税补贴政策的调整,一台车的购置税将多出一万元的成本。“四舍五入,现在加价一万多提车不亏。”
事实上,这类“催单”话术,其他品牌也屡试不爽。这背后,除了补贴政策的调整,可以预见的还有,价格战已经难以持续了,明面上可以降价的空间将越来越少。晚买不一定有折扣,那不如早买早享受。
不打价格战了还能怎么玩儿?很多车企已经在布局高价值的车型,比如理想i8、乐道L90、极氪9X;今年内亮相的“陆家嘴凯雷德”智己LS9、小鹏G01等新车。
作为同级竞品,预售35万元起理想i8,比乐道L90的整车价格高出了近7万元。在乐道L90的预售发布期间,李斌被问到,乐道L90的租电价格下降到19.39万元,是否还有利润时表示,“我们现在算账算得挺精细的,保留了合理的毛利。举个例子,我们没用特别大的电池,座椅和电驱也可以和其他同平台车型复用,节省了成本。”
而乐道L90的正式售价预计会比预售价低,理想i8也是同理。在一个相对惊喜的售价中,把配置拉满,几乎成为所有品牌向上布局的必经之路。比如,20万级就标配“满血华为”的岚图FREE+,以及即将把满血华为带到20万元内的新车岚图知音。
但不价格战了,并不意味着涨价。车企不约而同地选择,把配置拉满,在更高定位的车型上,实现合理的利润空间。
“没人有信心涨价”,一位自主品牌的产品经理利维(化名)评价道,现阶段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竞争还停留在产品层面。“车型太多了,能打的精品又不多。行业还在出清阶段,谁先涨价谁出局。”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