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十月的杭州,灯光闪烁的夜晚,属于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在“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的舞台上,从公爵到N7,从合资元年到智能电驱时代,那些关于出行、梦想与信赖的故事,被一次次投射在光影之间。
这是一次品牌庆典,也是一段关于时代的回望,更是一家车企与中国车市共同成长、共同转型的缩影……
初见惊鸿:从“公爵”驶入中国的那一刻开始
1973年,日产公爵轿车首次驶入中国,那个时代的汽车还带着稀缺的光环,而“日产”二字,则成为许多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符号。那是一种对远方的憧憬,也是一种对品质的向往。
十年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快车道。1985年冬天,日产汽车公司北京办事处正式成立,从此,这家日本车企不再只是远方的供应者,而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建设的亲历者。那时的北京办事处不过十余人,却承担起连接两国汽车产业的桥梁使命。
从第一辆公爵到第一批轻卡,从北京到郑州、花都,从进口车到本地生产,日产见证了中国汽车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定义自己:既是技术的传播者,也是信任的缔造者。
同频共振: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与“日产速度”
进入1990年代,中国家庭开始萌生“有车生活”的梦想。
1993年,郑州日产成立,第一辆D21皮卡驶下生产线,成为公安、电力、路政的“工作伙伴”。这款车以坚实耐用的品质,在那个尚未普及私家车的年代,率先承担起“中国制造”的使命。
而真正改变中国家庭出行图景的,是2003年——东风日产成立。那一年,“阳光”轿车下线,6.5万辆的销量,点亮了千万个“第一次开上家用车”的幸福瞬间。
两年后,“天籁”登场,让“高品质出行”进入主流家庭。轩逸的横空出世,则彻底改变了合资A级车市场格局,从月销破万到年销47万辆,再到登顶全国销冠,轩逸不仅是日产的代表作,更是那个时代消费者对“舒适、省油、可靠”的集体信任。
短短五年,日产在中国实现百万辆产销里程碑,速度之快,刷新了行业纪录——“东风日产速度”不只是生产线上的奇迹,更是一种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向奔赴。
创新的脉搏:从“技术日产”到“尽兴由NI”
2010年代,是中国汽车业的技术黄金期,也是日产再度觉醒的十年。
2010年,北京车展上,全球首款量产零排放纯电车型——日产聆风亮相,让中国消费者第一次触摸到“零排放出行”的未来。同年,启辰品牌诞生,开启了日系合资品牌“双子战略”。
这一时期,日产在中国市场不断刷新高光时刻:从2015年GT-R、370Z NISMO点燃车迷热血,到2018年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从郑州日产纳瓦拉精准锁定皮卡市场,到东风日产连续七年稳居“百万俱乐部”。这些数字背后,是日产对市场、产品、用户的深度理解。
2019年,日产中国设计中心迁至上海——这不仅是地理的迁移,更是理念的更新。从那一刻起,日产真正把“中国”纳入全球研发的核心环节。设计师不再只是移植全球方案,而是从本地出发、为中国而思考。
转型进行时:在电驱与智能浪潮中重塑自我
时间来到2020年代,中国汽车行业迎来智能与电驱的加速周期。面对全行业“从燃油到算法”的跃迁,日产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荣耀里。
2022年,日产出行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在苏州率先布局Robotaxi示范运营,标志着日产在华业务正式进入出行生态新阶段;2024年,品牌主张焕新为“尽兴由NI”——从“创新与激情”走向“情感与体验”的本土共鸣。这是日产第一次,用中国用户的语言去表达品牌信仰。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动作:2025年3月,“NI好”技术发布会推出全栈自研新能源“天演架构”;同年4月,上海车展上,日产N7与Frontier Pro PHEV双车亮相,以“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姿态展示日产新能源战略的核心实力。
仅仅几个月后,N7上市50天订单突破2万台,单月交付破万,成为首个“单月交付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市场用真金白银,回馈了“技术日产”的再次闪耀。
再造未来:以中国创新驱动全球日产
如果说前三个十年,日产的关键词是“合资”“信任”“品质”,那么进入第四个十年,日产的底色已然是“创新”“中国”“全球”。
2025年10月,日产LCV研发中心在郑州揭牌。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日产不再只是将中国视作生产基地,而是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策源地。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赤石永一的发言颇具象征意味:“从制造者到创造者,从中国到世界。”
郑州日产如今承担起日产全球轻型商用车研发重任,以中国智慧赋能全球市场。这不仅是企业组织架构的升级,更是“技术日产”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时代的新生。
未来三年,日产计划在中国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研发周期缩短至24个月以内。背后,是日产对本地研发团队的信任与授权,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在中国,向未来”。
放眼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拐点。合资品牌的光环正在被重塑,市场的竞争逻辑也早已不同往昔。这是一场残酷的洗牌,但对于像日产这样主动求变、深度本土化的品牌而言,这正是“逆周期突围”的起点——日产选择在最难的阶段加码中国市场,不只是勇气,更是一种清醒。它深知,唯有在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上重构差异化,才能在新一轮的产业进化中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从LCV研发中心的落地,到天演架构、N7等新技术的持续落地,日产已不仅是合资车企的代表,更逐步成为“在中国创造、为全球赋能”的新范式。可以预见,未来能够真正留下的,并屹立不倒的,必定是那些敢于自我革新的品牌。四十年来的深耕,日产或许经历波折,但它从未停步——属于日产的下一个高峰,正在前方。
结语
四十年,对于一家车企而言,足以见证时代更迭;对于日产而言,这更是一段与中国用户、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同成长的旅程。四十年间,日产在中国留下的不仅是销量与车型的记忆,还有一代又一代家庭关于出行、自由与生活品质的追求。
在即将举行的“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上,日产将用光影与故事,串联起从过去到未来的每一个瞬间——从公爵的优雅、天籁的温柔、帕拉丁的硬朗,到N7的智能与电驱,这是一条时间的脉络,也是技术与情感的延伸。
四十年,日产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下一个四十年,日产更要用中国的创新,驱动世界的日产。
当夜幕再次落下,舞台灯光闪耀。日产的故事,仍在路上——而属于“尽兴由NI”的新时代,也才刚刚开始。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