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揭开面纱,一组反差强烈的数据瞬间搅动市场。该季度特斯拉营收达到280.95亿美元的创纪录高点,同比增长12%,但同期净利润却骤降37%,仅为13.73亿美元,远超华尔街预期。

当特斯拉的营收增速与利润下滑形成鲜明对比,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面向投资者描绘的机器人军团与自动驾驶未来,听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遥远。
增收不增利

特斯拉第三季度业绩的核心亮点来自于创纪录的交付量,49.7万辆的季度销量同比增长7.4%,远超市场预估的43.96万辆。但这种增长的脆弱性已现端倪,其中特斯拉汽车业务收入212.05亿美元,同比仅增6%,剔除新能源积分后的毛利率则降至15.4%,较去年同期下滑1.7个百分点。此外,第三季度特斯拉营业利润暴跌40% 至16.2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仅为5.8%,相比去年同期的10.8%几乎腰斩。
目前来看,特斯拉三季度销售增长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因素刺激。其中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于9月30日到期,产生的“末班车”效应推动了特斯拉创下历史最高季度交付量。此外,在三季度特斯拉依旧持续的“以价换量”策略。通过金融促销方案、库存车打折等手段变相降价,特斯拉虽然保住了销量,但却严重侵蚀了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面临的成本压力在第三季度尤为明显。其首席财务官瓦塔内贾在财报会议上披露,仅关税带来的额外费用就达到了4亿美元左右。与此同时,特斯拉的运营支出同比飙升50%,达到34亿美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6.3亿美元,同比大涨56.88%。这些数据反映出在不断变化的美国政策环境下,该公司的电动汽车业务正承受着巨大压力。
马斯克在7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曾预警,更高的关税成本及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第三季度的财报证实了这一预警,特斯拉的毛利率已降至18%,如果把监管积分的加成去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才15.4%,低于市场预期的16.3%。

在一片惨淡的利润数据中,特斯拉的能源业务脱颖而出,成为本季度财报的一大亮点。其中能源 generation 和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达到34.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该业务的毛利率已攀升至31.4%,显著高于汽车业务。个人看来,其能源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I基建激增加大了对储能的需求,推动特斯拉Powerwall产品放量。同时这一表现亦表明,特斯拉正逐渐从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向多segment科技能源公司转型,其公司结构已发生实质性变化。
画饼难充饥
相较于盈利下滑,投资者更关注特斯拉的未来增长锚点。但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的“画饼”话术未能复制三个月前的魔力。
其中马斯克在会上重申了特斯拉的技术路线图,如Robotaxi年底覆盖美国50%人口,Cybercab 2026年二季度投产,Optimus V3人形机器人明年一季度“可能”发布等。但这些表述充斥着“预计”“取决于监管”等模糊措辞,对于投资者最关心的量产时间表与盈利模型,始终未给出明确答案。

更引发市场疑虑的是马斯克的情绪失控,在财报会议的尾声,马斯克出人意料地打断首席财务官的发言,将焦点转向为自己高达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进行激烈辩护。
马斯克强调,对他而言,足够的投票控制权比金钱报酬更重要。他直言:“我只是觉得在这里建立一支机器人军队,然后因为ISS和Glass Lewis那些愚蠢的建议而被赶下台,这让我很不舒服,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懂。”据悉,这一薪酬方案将于11月6日在奥斯汀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交由股东投票表决,而两家极具影响力的股东代理顾问公司ISS和Glass Lewis均已建议投资者否决这项史无前例的薪酬方案。
除此之外,在整场电话会议中,中国只被提到了两次。这种低调处理背后,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从数据来看,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已从2021年的11%骤降至2025年5月的4%,而同期中国新能源市场整体增长28%。此外,为应对比亚迪、小米的竞争,特斯拉正计划推出售价20万区间的“减配版”车型,而该车的净利已降至 0.85万美元。这种 “以价换量” 的策略虽能短期提振交付,却势必会让其本就低迷的毛利率雪上加霜。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特斯拉目前正卡在现在与未来的裂缝中,卖车不赚钱,创新难变现。投资者愿意为梦想买单,但不会为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持续付费。马斯克的饼画得足够大,但若不能加快技术落地速度、重构汽车业务盈利模型、平衡地缘市场布局,这张饼终将在等待中变凉。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