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随着中国车市纯电车型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规模效应所带来的降本成果也在加速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转型。当2025年步入尾声,已经有越多的合资品牌开始在纯电动车市场叫板中国车企,合资“大反攻”的趋势已然形成。

10月29日,北京现代旗下首款基于现代起亚集团E-GMP纯电动平台打造的紧凑级纯电SUV——EO 羿欧正式上市。新车共推三款配置版型,指导价:11.98-14.98万元。相比预售价(13-15万元),北京现代EO 羿欧的正式起价便宜了1万元,这使得其性价比更为凸显。
对于选购紧凑级车型的用户而言,价格一定是影响购车决策的“高敏”因素。作为一款采用原生纯电平台的紧凑型纯电SUV,北京现代EO 羿欧的起价仅11.98万元,已然与同级别的中国品牌纯电SUV价格持平。而E-GMP纯电动平台,作为一款原生800V高压架构,并可兼容400V架构的纯电平台,在这个价位即可拥有,就显得有些超值了。

除了价格极具吸引力,北京现代EO 羿欧的配置也给足了价值感。虽然只是一款紧凑型SUV,但北京现代EO 羿欧却全系标配27英寸4K超高清中控副驾一体屏+通骁龙8295P旗舰级座舱芯片,这样智能座舱硬件规格在同价位产品中可谓绝无仅有。车机系统方面,EO 羿欧所搭载的Bluelink系统,除了支持:在线导航、智能语音助手、四区域语音分区域唤醒识别、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式控车、面部识别、手势控制、OTA升级以及CarPlay/HUAWEI HiCar/Carlink手机互联投屏等功能外,还将通过OTA升级融合AI语音大模型功能,以让系统更聪明。

为了提升用户日常用车的便利性与舒适性,EO 羿欧采用了电子怀挡,并同时通过双层岛式中央鞍座的设计,优化出多处收纳空间。在中央鞍座上层,除了双15W前排手机无线充电槽之外,还布置有四杯座和中央扶手箱。下层的镂空空间则布置有USB/Type-C接口以方便为更大型的随身电子产品充电,或收纳随身包或者驾车专用鞋。

除此之外,EO 羿欧还配备有可开启全景天窗、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通风、主驾驶座电动记忆(顶配)、BOSE喇叭音响系统(顶配)、后排空调出风口、车内空气净化等配置,配置价值感越级。
为了提高驾车安全性,EO 羿欧还在驾驶舱创新的设计了“赛博之眼前景显示”系统。这套布置在靠近前风挡的液晶屏相比传统的W-HUD抬头显示系统不会遮挡驾驶员视线且具备HDR30000:1的超高对比度,可以不受强光照射影像观察车辆状态与导航信息,可让驾驶员更专注于观察前方路面状况。

虽然只是一款紧凑型纯电SUV,但北京现代EO 羿欧的车身三围分别达到:4615/1875/1675(1698)mm,轴距则为2750mm,其提供了充裕的驾乘空间。为了提升用户乘车的舒适性,EO 羿欧在主驾驶座配备了主动侧翼支撑、航空级舒适头枕以及8向电动调节以提升包裹感。后排座椅则支持靠背角度14挡、28度多级可调,且同时提供1040mm的后排腿部空间,可让乘客充分享受“翘二郎腿”自由。除了乘坐空间宽敞,EO 羿欧还非常能装。其后备厢标准容积为506L,后排座椅全平放倒后可扩充出1540L的最大装载容积。不论是日常差旅所需携带的大件行李箱,还是假期露营出游所需的各种装备,EO 羿欧都能安置的妥妥当当。

对于注重颜值的用户而言,EO 羿欧的设计非常有特色和原创性。其独特的星动八方水晶方形大灯,不仅应用了先进的灯光技术可提升照明强度和视野,其还在设计层面提升了EO 羿欧的档次感和辨识度。星轨式宝石切割尾灯同样独具特色,让整车更显新潮与科技。另外,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EO 羿欧提供了7种专属车漆的选择。

辅助驾驶系统方面,北京现代EO 羿欧搭载了Hyundai Smart 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囊括20项辅助驾驶功能,可实现L2+级辅助驾驶。之后通过OTA推送,EO 羿欧还更获得更多进阶辅助驾驶功能。
性能方面,北京现代EO 羿欧先期上市的三款车型均为搭载64.2kWh刀片电池(弗迪提供)的540km车型,它们都采用单电机前轮驱动,最大功率输出160kW,峰值扭矩310牛米,CLTC工况续航540公里。之后,EO 羿欧还将推出搭载88.112kWh电池的单电机前驱和双电机四驱版车型。

点评:从各项产品硬指标来看,北京现代EO 羿欧的综合性能表现与使用体验已均不逊于同级别中国品牌纯电SUV。但在产品的设计感、座舱质感与配置价值感方面,EO 羿欧显得更胜一筹。另外在售价方面,11.98万元起也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和低姿态。作为北京现代持续发力中国市场的转型之作,EO 羿欧或有“黑马”级的表现。
原文作者:何威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