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10月23日的深夜,上海徐汇区一辆行驶中的理想MEGA在经过十字路口时底部突然迸出火花,短短十秒内火焰席卷全车。从网上流传的现场视频可以看到,车内人员匆忙逃离的画面,随后消防人员赶到控制火情,车辆最终烧得只剩骨架。

这期时间发生后,瞬间引发了网友热议,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猜测,有传言称此前这辆理想MEGA的底盘已经遭遇过磕碰。理想汽车官方则在第一时间回应,确认事故中车门正常开启,所有乘员安全离车,并承诺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随后当事车主也委托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指出网上传言存在大量不实内容。车主在声明中强调,部分网络描述歪曲了事实。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一面安抚公众情绪,一面启动内部排查,试图从技术层面寻找起火根源。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尤其是在纯电车型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这起事故对正在深耕纯电市场的理想汽车无疑产生了巨大影响。
理想纯电之路为何不顺?
在自燃事件发生前,理想汽车正积极调整其纯电战略。根据最新数据,理想汽车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截至10月底,历史累计交付量已达1,462,788辆。这一成绩背后,是理想汽车对纯电市场的全力冲刺。新上市的理想i6销售表现尤为亮眼,订单量超过七万台,远超公司预期。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公开表示,公司正在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加快交付进度。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的全球化布局也在加速推进。今年10月,理想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设了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面向当地市场销售理想L9、理想L7和理想L6,11月哈萨克斯坦的两家零售中心也将陆续开业。按照规划,理想汽车会优先拓展中亚、中东、欧洲以及亚太市场,展现出明确的国际化野心。
然而,MEGA车型的自燃事件为这一快速发展态势带来了不确定性。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MPV,MEGA自2024年推出以来就承载着品牌在纯电领域开疆拓土的重任。这款基于Whale纯电平台研发,搭载宁德时代麒麟5C电池与800V高压平台,一度被寄予厚望。相关数据显示,理想MEGA自去年3月上市到2025年9月,累计交付量已达2.6万辆。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此次安全危机无疑为理想汽车的纯电转型之路增添了变数。
召回!但问题真在冷却液?
这起自燃事件发生后不久,理想汽车在自查过程中发现,事故车辆的电芯状态参数在起火前均显示正常,因而排除了电池自身异常导致火灾的可能。进一步检测将问题指向冷却系统的关键材料——冷却液。理想官方表示部分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冷却回路中的铝制部件腐蚀并渗漏,进而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基于这一发现,理想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涉及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12月27日之间的MEGA 2024款车型,共计11411辆。

召回计划定于2025年11月7日起实施,范围覆盖全部同批次车辆。理想汽车承诺为受影响车主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以消除隐患。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还介绍了应急处理方案:云端预警程序会监测车辆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即通过客服和车机系统联系用户并提供救援;若故障灯亮起,则会提示用户停车等待援助。理想汽车强调,如车辆未收到预警信息,可正常使用,但建议用户尽快预约维修。
尽管召回行动已启动,但事故车辆的自燃原因并没有给出最终结论。理想汽车说明,这需要与车主、消防部门及专业机构共同完成勘验和分析,过程严格且耗时较长。最终原因须待国家有关部门综合实物检测和数据研究后确认。
供应商回应!
到底哪里有问题?
但这次召回的决定又把问题引到了上游供应链上,据悉理想汽车使用的原厂冷却液涉及两家生产商:长春德联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苏龙蟠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根据产品标签,德联化工生产灰色瓶身、编号Z99-99990041的冷却液,而龙蟠科技负责白色瓶身、编号Z99-99990412的低电导率冷却液。

在召回公告发布后,两家企业均对事件作出回应。媒体@九派新闻的推送内容显示,德联集团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涉事批次的冷却液并非其生产;龙蟠科技投资者关系部则先称“应该与我司没有关系”,随后改口需向业务部门核实,未给出肯定答复。
冷却液在新能源汽车中承担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的散热任务,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安全。理想MEGA的保养手册建议冷却液更换周期为5年或10万公里,单次更换成本约567元。但本次召回中,由于冷却液缺陷可能导致电池和控制器损坏,更换范围扩大至这些高价部件。若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采购价8万至12万元估算,仅电池更换一项,理想汽车可能承担约11.4亿元成本,几乎与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的规模相当了。
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负责人汤靖公开说明,2025款MEGA、i6、i8及L系列车型未使用事故同批次冷却液,但未提及该批次产品是否用于其他品牌车型。冷却液缺陷导致的召回在行业中较为罕见;此前仅有长安汽车在2015年因冷却液抗氧化能力不足召回12.1万辆燃油车,多数召回案例涉及泵体或管路密封问题。这一事件凸显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质量管控的重要性,尤其在关键材料选择上需更严格的标准。
车叔总结
从自燃事件到主动召回,从技术溯查到供应链问责,理想MEGA的此次安全危机完整展现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多重挑战。对于正处于纯电转型关键期的理想汽车而言,如何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筑牢质量防线,平衡技术创新与基础材料管控,将成为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竞争中行稳致远的关键考验。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