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需要。
一周前,丰田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他们决定决定在上海金山区独资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工厂。计划于2027年正式投产,初期年产能达10万辆,总投资规模高达50亿元人民币。
由此,丰田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巨头。
公告中表示,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将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
如果说,2018年特斯拉国产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一次象征着“开放包容”的示范性工程,那此次雷克萨斯的国产就更具市场意义。毕竟在股比开放后,除了特斯拉外,雷克萨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上海再一次站到了台前。早年的德国大众到美国通用,从2018年的特斯拉到现如今的雷克萨斯,可以说上海始终精准踩准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
风云再起
虽然特斯拉在2018年正式宣布国产,但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开始与各地政府开展沟通和互动,为入华铺路。2016年5月中旬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曾率广东省代表团访问美国,当时会见的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任宇翔。
2017年4月2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紫光阁会见马斯克,这位当年主政广东的老书记在当时也是倾向于把特斯拉的投资放在广东的。
但哪怕是这样,上海依旧给自己争取到了机会。2018年7月10日,马斯克抵达上海,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为建厂猜测一锤定音。
在后来有消息人士放出的对赌协议里,清晰地展现了上海市政府的战略意图,协议规定,上海向特斯拉提供400亿元低息贷款(利率仅3.9%),并以市场价10%的价格提供86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厂。
作为条件,按照协议的规定,特斯拉每年在中国缴纳的税款金额多于22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特斯拉于2023年就已然超出了这一指标,达到了23.3亿元。
这表明上海市政府的这场“百亿豪赌”已经取得了初期的财务收益,并且在特斯拉产能逐步扩大的情况下,未来的税收还会持续增加。
除了促进了本地税收的增加,而且带动了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发展。特斯拉对零部件本土化生产有所要求,这使得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相关供应商不得不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产能,进而成为全球电动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角度来看,即为鲶鱼又为鲨鱼的特斯拉推动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爆发式发展,也加速落后汽车产能的淘汰。
这一次雷克萨斯落户上海,外界都在强调丰田的迫切。
去年6月丰田公司会长丰田章男现身上海,参加丰田在华首次举办的赛车活动,主要目的即是协商这笔合作项目。短短8个月后就已敲定,这从侧面表现出,丰田迫切希望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备的智能电动产业链,推进自身电动化转型进程。
这一轮全球性的电动化浪潮中,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巨头普遍动作缓慢,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华销量更是不断下滑。
2024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丰田在华销量为177.6万辆,同比下滑6.9%。一度需要加价购买的雷克萨斯也只能加入价格战,通过以价换量的政策,2024年雷克萨斯销量超18万辆,微涨0.3%,成为去年唯一正增长的外国豪华品牌,但依旧远低于2021年22.7万辆的峰值。
中国拥有全球70%的电池产能和50%的电机电控市场份额,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能够提供从电池到智能座舱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雷克萨斯国产化后,关税和运输成本预计降低25%,零部件本土化率目标达到95%,从而使得产品价格有望下降15%-20%,直面30万元级主流市场竞争。
尽管国产后的产品最快也要在2027年落地,但在雷克萨斯眼中,上海是放眼全球最好的选择了。
重回巅峰
上海,向来是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分量极重的一块。从工人师傅用榔头敲出来的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到中国汽车业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再到稳居全国销量第一的汽车集团……
只不过,过去五六十年时间里,上海扮演的角色,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世界顶尖造车技术的追赶者。
作为传统的汽车重镇,上海近几年事实上是在走下坡路的。
2025年1月22日,上海统计局披露,2024年上海汽车产量为180.75万辆,同比下降了16.2%。这一数据远低于新晋“汽车第一城”深圳(293.53万辆),也不及重庆和广州。
上海汽车“退步”,主要是上汽集团燃油车的产销量大幅下滑,同时电车企业特斯拉的交付量也出现了小幅下滑。上海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4年,上汽集团的产量和销量均下降了100万辆左右,降幅达到20%。其中,最主要的下降来自上汽通用,去年产量减少了约60万辆,降幅高达57%。
实际上,上汽集团整体销量下滑已经持续了数年,2018年最顶峰时其年销量超过700万辆,此后逐渐下降至401万辆,2024年是降幅最大的一年。
2018年如果没有特斯拉的国产,上海的账面数据将会更加难看。
在这一轮的崛起的新势力中,落户上海者众。威马、蔚来、高合、极越……中间大多已经倒闭。坊间甚至有言戏谑,上海已然成为新势力的汽车坟场,就连蔚来也被合肥捡了大便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只有独资的特斯拉能够拿得出手。
可以肯定的是,在雷克萨斯与金山的这桩婚事里,着急的不仅仅是丰田,上海同样迫切。他们需要新的血液来为这座汽车重镇正名。
上海市市长龚正近日在采访中提到,上海将加快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业是其中之一。在这之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应是重中之重,按照“单车智能为基础,车路云协同为关键支撑”技术路线,上海正在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在雷克萨斯落户金山后,对于上海来说,继嘉定和浦东之后又多了一个整车生产基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在大众和通用日渐式微的当下巩固了其汽车产业重镇的地位。
金山新区位于上海西南部,面向杭州湾,处在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的核心位置。虽然金山新区以前并不是上海的传统汽车制造基地,也没有太多大型汽车公司在那里建厂,但它却是上海氢能供应和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
雷克萨斯在此建厂,可以在四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的配套零部件供应,产业集群的优势很明显。
尽管从目前的舆论情况来看,未来雷克萨斯的市场意义并不被看好,但如果看成是丰田新能源的一个出口基地,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特斯拉上海工厂2024年的出口量占其全球销量的36%,充分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丰田计划2030年在华产能提升至250万-300万辆,并实现雷克萨斯全系电动化。一旦美国政治周期转向,丰田可凭借中国供应链的低成本优势,以高性价比产品反攻北美市场。
除外,雷克萨斯的独资建厂也为各大豪华品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意义。
或许同样传言多年的保时捷在雷克萨斯之后,也将跃跃欲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