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又传出了新消息。
2月11日,上汽集团午后快速拉升,一度涨超8%,随后冲高回落。截至收盘,上涨4.57%,总市值达2200亿元。利好的走势,或源于市场上的一则消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确定将使用智选车模式,从上汽注册的商标来看,该品牌名初步为“尚界”。与鸿蒙智行原有的四个品牌不同,尚界面向更年轻化市场, “车型售价会从17万元、18万元起,做到25万元左右”。
针对上述消息,华为和上汽的回应不置可否,仅表示“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
破冰合作
如今,提及上汽与华为,业内少不了调侃一番“灵魂论”。
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前董事长陈虹曾表示:“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它就会成为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彼时的上汽,有实力,有资本。从2006年至2023年连续18年,稳居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宝座。即便是在技术领域,上汽也是联合了阿里巴巴、张江高科,手握两大王牌,实力不俗。
然而,短短三年时间,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崛起,迅速搅乱了市场的固有格局,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上汽内部的口号也沦为,“要学会跪着做人,才有机会重新站起来。”
过去一年,上汽集团处于持续转型阵痛之中。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总销量401.3万辆,同比下滑20.07%,被比亚迪(427万辆)夺走销冠;智己销量增长70%至6.55万辆,但基数仍低;飞凡品牌因表现不佳被并入荣威,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在销量暴跌的背后,利润也正在急速消失。根据上汽集团公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15亿元到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2亿元到126亿元,同比减少87%到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减少141%至160%,扣非净亏损达到41亿至60亿元,为上市27年来的最差表现。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实则也不难解释:燃油车销量减退、新能源品牌还未长成大树。面对“青黄不接”的处境,以及快速迭新的市场,上汽不得不有所“动作”:牵手华为,不失为一条“赶超”捷径。
当下,华为在车圈极其高调,业绩也十分可观。
2024年,与华为合作的“四界”品牌声量与销量一路看涨,尤其是赛力斯的成功,让行业都看到了华为效应之强大:AITO问界38万辆的销量,不仅让赛力斯的市值暴涨,更使其净利润跃升至55-60亿元区间,完成从“边缘车企”到“主流玩家”的惊人一跃。
有了赛力斯“躺赢”的案例,其他车企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上汽亦是如此。如今,跨越4年,破冰而来的“尚界”,是华为鸿蒙智行生态的第五个“界”,也是上汽在新能源战场投下的一枚关键棋子。
暗潮汹涌
“车市还需要新品牌吗?”
这是一个车圈经典话题,而随着技术迭代以及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答案往往“出其不意”。
从商标注册到首款车型落地,“尚界”的推进速度处处透露着“急迫”二字。
1月13日,上汽集团提交“尚界”商标申请,两周后合作模式已尘埃落定。据内部消息称,“尚界”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原有产品开发,“首款车外观改动不大,核心是与华为电子电气架构、智能技术的融合”。华为将运用其产品与营销经验,重新打磨产品。新车预计将于2025年四季度推向市场。
不过,比起新车规划,更值得外界关心的是,上汽与华为的合作能打造出什么样的差异化优势。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车企拥抱华为,后来者“尚界”能否一鸣惊人?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品牌对上汽和华为而言,都意味着新的机会,尚界瞄准的是一个大众化的精品市场,有望借此巩固品牌和销量,而华为的鸿蒙智行则有望快速扩大规模。”
众所周知,从新款问界M7,到问界M9,再到上市不久的智界R7,华为打造爆款车的能力毋庸置疑,但目前偏向于中高端领域。其中,最主打的车型M9已处于50万元级别水平,尊界更是直接飙到百万级。而对于主打年轻人、价格在25万元以下的细分市场,鸿蒙智行现在还没有打造出一个爆款,这或许是华为和上汽同时看到的机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盯上“智驾平权”这块蛋糕的选手并不少。此前,小鹏MONA以15.58 万元的城市NOA横扫市场;近日,比亚迪宣布其全系车型都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且加配不加价,大大降低了智能化的消费门槛。
而对于此轮智能下沉风口,有着上汽主流市场基盘+华为智能标签的“尚界”,能否复制问界的奇迹尚未可知,但势必会搅动新能源下半场的局面。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