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不要几十万,不要十几万,甚至不要十万,几万块的“白菜价”就可以买到带高阶智驾的车,这放在去年想都不敢想,不过今年就已经实现了。
这几天,比亚迪一大波新车上市,不管是王朝网还是海洋网,无一例外地都带上了“智驾版”这三个大字,表明要实现全民智驾的决心。
最重要的是,海鸥已经将高阶智驾的价格下探至了7万级。
以往动辄几十万才够得上的高阶智驾,现在7万级的车就能用上,全民智驾时代真的要来了?
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高阶智驾的价格几乎在断崖式下降。
2023年问界、小鹏带高阶智驾车型要二三十万,并且这已经是当时相对亲民的价格了。
2024年,智驾开始向10-15万级市场快速扩张,比如华为乾崑智驾接入深蓝L07/S07等车型、起售价10.98万元的宝骏云海全系标配高阶智驾。
不过10万元以下的高阶智驾车型几乎没有,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了,再加上车价不高,搭载高阶智驾基本就是赔本买卖。
一般高阶智驾功能,比如高速NOA、自动泊车等,需要大量的技术、数据支撑,就算这些成本在其他车型上已经分摊完毕,但是高感知传感器这些硬件的成本无法避免,就算只安装几个摄像头,也需要几千块的成本,单独听着不算贵,但是放在卖几万块的车型上,简直是天价了。
因此,尽管去年车市内卷严重,高阶智驾仍仅能搭载于15万级以上的车型,而宝骏云海这样10万级的高阶智驾车型堪称异类。彼时,7万级车型基本以基础配置为主,不少车型别说智驾了,就连智舱体验都几乎没有。
现在比亚迪推出数十款平价高阶智驾车型,技术下放后,再加之自身的品牌力,基本能轻松抢占目前还是空白的市场。
这种“低价高配”的差异化优势,将无差别攻击所有以性价比著称的品牌。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其“护城河”都将遭受巨大冲击。
那为什么其他传统大厂不率先动身呢?照理说,它们财大气粗,就算牺牲一部分利润换取市场份额,也不算是赔本买卖。
原因或在于体量。从销量数据来看,传统大厂的销量仍旧以燃油车为主,在该市场的号召力强于新能源。不过燃油车由于先天劣势,与高阶智驾的适配性不如新能源,并且油车用户对智驾的需求也没那么高。
所以牺牲一部分利润去加码新能源小车的高阶智驾,带来的市场份额其实并不乐观。
而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的体量比长安、吉利、奇瑞加起来都还要大,号召力也更强,并且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普遍更高,所以比亚迪显然更有底气推动入门级高阶智驾市场的发展。
不过问题来了,7万多买到的高阶智驾和几十万买到的高阶智驾是一回事吗?
据比亚迪官方介绍,“天神之眼”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将分为3个版本,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
其中,天神之眼A主要搭载在仰望品牌上,天神之眼B主要搭载在腾势品牌和比亚迪品牌上,天神之眼C主要搭载在比亚迪品牌上。
所以不同版本的智驾系统在硬件以及功能上会有差异。当然,一分钱一分货,现在我们花小钱可以体验到高阶智驾功能,怎么算都不会亏本。
以指导价为7.88万元的比亚迪海鸥305KM自由版举例,其搭载高快领航、拨杆变道、自动/代客/遥控泊车、盲区监测等27项智驾功能。
比亚迪海鸥已经是国民级代步车,随着高阶智驾功能上车,势必将培养起平价车用户对高阶智驾的消费习惯。
对比亚迪而言也有好处,大量智驾版车型上路后,就能得到无数的路测数据来完善、迭代智驾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最终实现智驾领域的领先,牢牢把握住电动车竞争下半场的主导权。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有了比亚迪海鸥这类带高阶智驾的小车,你们还会考虑只有基础配置的其他小车吗?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向比亚迪海鸥倾斜,就算最后依旧选择买大众Polo、本田飞度这类合资小车,中间可能还是会纠结。
毫无疑问,合资燃油小车又将迎来一记重锤。
此外,其他国产小车也将面临压力,如果跟进高阶智驾的话,没有比亚迪海鸥那么多的销量,那么研发成本、营销成本很难摊薄,大概率赔本赚吆喝。但是不跟进吧,又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抢了。
所以我猜,大部分品牌或许会按兵不动,先看看比亚迪海鸥等车型高阶智驾版的销量表现,然后结合自身情况,从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开始,陆续通过改款的方式接入高阶智驾。
随着比亚迪的下场,全民智驾时代或许真的要来了。
并且现在连几万块的小车都搭载高阶智驾功能,那么十几万、几十万的车如果高阶智驾功能表现一般,就说不过去了。
因此,7万级的比亚迪海鸥将进一步倒逼车市内卷智驾领域——要么卷技术,要么卷价格。
等等党们,或许又要胜利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