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春节过后,上汽乘用车事业部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换血”。
一份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签发的红头文件在网络上被曝光,涉及上汽乘用车部门的多项人事任免,几乎全部为总监级别,人数多达63人。尽管最近几年汽车行业内的人事变动愈发频繁,但这种规模的人事大调整,放眼整个汽车圈也十分罕见。
自去年7月王晓秋接棒陈虹担任上汽集团董事长,贾健旭接任集团总裁以来,上汽集团几乎每个月都会传来大动作,其中,乘用车板块更是焦点中的焦点。
同年8月,曾在上汽乘用车担任副总经理的俞经民从上汽大众被调回,任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12月,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传播总经理周钘调往上汽乘用车,而他也出现在了此次63人名单中。
何明磊+周钘,能否带领荣威名爵重回巅峰?
2025年1月,在贾健旭的牵头下,上汽集团 “大乘用车板块” 正式成立。
这意味着上汽乘用车板块从原本相对独立的单一企业架构,变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多企业跨部门综合体。除了上汽乘用车原本的品牌之外,还涵盖了研发总院的技术资源、零束科技的智能网联资源等。
不过,对于新的大乘用车板块来说,最重要的部分依然是旗下的几大品牌部门,尤其是整合后的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与其相关的人事任命值得特别关注。
在这份63人名单中,首位被提名的就是国内营销部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总监,由何明磊担任。公开资料显示,这一波人事调整前,何明磊的职务是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事业部总经理,此前还曾历任荣威品牌销售总监、上汽大众华中区总经理等职务。
从品牌发展角度来看,这一调动意味着荣威飞凡事业部或将不再有单独的总经理职位,而是进一步融合进入大乘用车管理体系中,何明磊的职责将进一步明确为营销领域,统管整个荣威飞凡的营销体系。
荣威飞凡的销售网络则将由姜辉负责,其最新职位为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销售运营总监。
这位曾参与主导创建R品牌(即飞凡品牌前身)的乘用车老将在此的职位是飞凡品牌COO,从履历上来看,他在营销领域经验丰富。
二者如今的角色有所调整,一方面是由于过往业绩的判断,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贾健旭对营销工作的重视。
在此前网络流传的一份内部演讲中,贾健旭曾表达过,希望所有干部都在营销领域有所建树,并表示“传播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份人事名单中,可以看到贾健旭所强调的营销,已经在职务和负责人身上有所体现。不止何明磊的工作直接与营销挂钩,产品、销售总监也都带有浓厚的营销色彩。
可以肯定的是,二人与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产品营销总监解瑞清,将共同成为上汽乘用车复兴之路上的关键角色。
名爵品牌的架构与荣威飞凡的调整大同小异。相同点就是,“总经理”的职称相对弱化。刚刚从上汽通用五菱履新而来的周钘,最新职务为“品牌事业部总监”。
他来到名爵的主要工作,显然也将是提振名爵MG品牌在海内外的传播声量,为更年轻更新潮的MG品牌打造更多的爆款车型和“爆款营销策略”,与陈天荣一同把握好该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
贾健旭加足马力,上汽驶向何方
自去年跌入谷底以来,上汽乘用车必须要改变已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但是如何变,变革的力度几何,却是上汽需要交出的答卷。从目前看来,上汽已经基本完成了人事领域的调整。
尤其是相对于大型国企的体制机制而言,动作之迅速,规模之庞大令人印象深刻。
而这一轮明显侧重于营销层面的人事调整,同样也突显出上汽乘用车对于“转型”和“向上”的鲜明态度。在此之前,吉利、长城、广汽等多家企业都将架构做出了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前台品牌各自独立,研发设计等后台流程实现“多品牌打通共享”。
因此,缩减技术流程、开发端的管理者数量,将更多能人的才干投入到品牌传播上,让酒香不怕巷子深,才是“事半功倍”的关键动作。
从另一层面上来看,无论是去年年中疑似流出的内部讲话,还是如今这份前所未有的红头文件,上汽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主动向外界释放重要消息,以期媒体与消费者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对上汽集团“破釜沉舟”的决心有更深刻的认知。
这同样也是贾健旭计划中的重要部分。正如他多次强调的那样,敢于讲述上汽的战略,积极对外传播企业的理念和规划等内容将是上汽所有经理的必修课,而他本人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除此之外,贾健旭对上汽提出的另一个要求就是放下身段,有了这个前提,才有了上汽与华为“第五界”的逆转合作,同样为上汽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声量,并让外界看到了新面貌下的上汽未来存在的更多可能。
不过,有了声量固然是好事,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销量,让乘用车真正重回自主品牌第一梯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显示,荣威品牌在2024年的全年销量为19.79万辆,相比2023年的16.31万辆有所提升,但距离上汽对自主品牌定下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自主品牌的人事任命并不涉及智己品牌,因为其并不归属于大乘用车体系,而是依然自立门户,由贾健旭亲自挂帅担当董事长一职。
2024年,智己品牌全年销量共计6.5万台,同比上涨71%,但相比极狐、阿维塔等同类品牌稍显落后。尽管华为与上汽合作的“尚界”已明确新车售价为15万元区间,与智己定位并不重叠,但智己所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
根据规划,2025年智己汽车将推出2款纯电车型和2款增程车型,将产品矩阵从现有的4款车型扩充至8款。其中,增程车型的推出被看做是扭转销量困境的重要一步,而实际效果还要以市场表现为准,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