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一周前被曝出将关闭沈阳北盛工厂的上汽通用,在2月18日召开2025经销商合作伙伴峰会,给经销商以及关注上汽通用发展的各界人士吃下一颗定心丸。
去年下半年,在新任领导班子到位后,上汽通用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业绩提升效果很明显。处在触底反弹关键阶段,上汽通用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受到关注。
大会上,上汽通用回答了外界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覆盖合同续约、技术合作、产品策略、产品营销及销售网络建设等多个层面。其中外界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自然是,上汽和通用,什么时候续约?
上汽通用迟迟未续约,究竟为何?
公开信息显示,上汽通用的合资合同即将于2027年6月到期,至今股东双方迟迟未续签。
与之形成显著对比的,是上汽旗下另一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在续约上的果断。去年11月份,上汽大众提前6年续签合资协议,将合资期限从2030年延长至2040年。其上一次续约是在2002年,当时股东双方也是提前8年,早早便签订了新合同。
上汽通用在续约上的迟疑,难免引发外界对上汽通用股东双方合作前景的担忧。
“合资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是上汽集团未来几年的核心工作之一。”在18日峰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的发言,首先为双方合作定下了这样的基调。
他同时称,股东双方“高频次的沟通与协商”,已形成了一致的战略方向。
“我们期待通过深刻的改革,未来的上汽通用将不仅仅是一家健康发展的合资车企,更将是合资2.0时代的领航者。”他表示。
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何思文(Steve Hill)则表示,通用汽车视上汽通用为其全球业务的关键一环,股东双方将持续为上汽通用提供技术、产品等全方位资源。
双方股东的表态,为上汽通用的后续合作释放积极信号。但对于合作签约等细节问题,双方仍未提及。
在续约这件事上,上汽大众果断干脆,上汽通用“磨磨蹭蹭”,这一区别主要还是归因于股东双方对企业业绩的信心差异。2024年,上汽通用年销量降至43.5万辆,这显然不是一个特别乐观的数据。
然而,随着新一轮人事架构和战略的调整,上汽通用也找回了些许希望。去年下半年,随着“卢晓+薛海涛”这组“新CP”高管坐镇履新,上汽通用以“一口价”之名迅速打响了别克和凯迪拉克两大品牌的销量反击战。
成效立竿见影——上汽通用终端月销量六连涨,市场表现企稳回暖,第四季度公司利润已经回正。
上汽通用新任领导班子为这一轮崛起开了个好头,但企业接下来的走势如何,确实还有待观察。
合资2.0时代怎么走?
尽管续约事项并未敲定官宣,但外界普遍认为,通用汽车大概率不会放弃中国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的汽车市场。只是具体的合作方式,可能会迎来一些调整。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和合资环境,上汽通用认为接下来发展的关键是“本土化全栈自研能力”。
“没有100%本土化自研能力的合资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在大会上表示。他认为,在合资1.0时代,中方用市场换技术,合资2.0时代,则是本土研发引领市场。
卢晓称,上汽通用已经整合了股东双方的优势资源,拥有产品自主规划、产品自主定义及优化的权利,未来产品都将由上汽通用汽车自主定义。
这种自主打造产品、独立运营的能力,想必也是上汽通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大底气。
至于接下来几年的产品策略,上汽通用将把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车上。根据规划,2025至2026年,上汽通用汽车将累计推出1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纯电车型与插电混动及增程车型。
上汽通用希望通过升级燃油车至插混,到2027年将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60%以上。2024年,这一数据为15%。
总体而言,在经历了去库存、提信心的关键调整后,上汽通用的前景逐渐明朗起来。接下来,上汽通用增加的每一份业绩,都将化作中方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以及股东双方的信心指数,进而影响到合资企业的前途与命运。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