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L3 Ready。」
这是昨天尊界 S800 技术发布会上,余承东在讲智驾时,PPT 最后一页上的内容。说实话,以这样的形式宣告华为已经准备好进入 L3 自动驾驶时代,多少显得有点低调了。
当然,之所以这样做,也可能是因为这次尊界 S800 有太多的技术可以讲,华为不希望因为 L3 过多占据大家的注意力,从而忽略尊界 S800 是一辆全方位承载着华为最新科技的技术旗舰。要知道,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可是将尊界 S800 比作汽车中的「六代机」。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么说多少带点夸张的成分,但如果你看完这场发布会,就会知道他的确有这样的底气。回顾整场发布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余承东说的这句话:「从被动智能,到自主智能,汽车,终于迎来觉醒时刻!」
而这个「自主智能」,也贯穿了整场发布会。
首发华为途灵龙行平台
说到自主智能,可能大家都会首先想到智驾,但这次尊界 S800 发布会上来最先聊的却是底盘。尊界 S800 首发搭载了华为途灵龙行平台,华为称这个是行业首个自主智能数字底盘平台。
它采用了全域融合架构,可以依托 ADS 传感器实时感知路况,然后融合车辆信息、驾驶员意图等信息,应用时空推理悬架网络、全维协同控制模型与华为数字底盘引擎的中央集中全维协同控制,然后给车辆执行器发送指令,来提前应对各种路况。得益于高度集成化,整套系统从决策到底盘执行器执行,整个延时可以低于 1 毫秒,能够及时做出响应。
与此同时,途灵龙行平台,还是一个分布式柔性平台。动力布局上,它可以支持双电机、三电机和四电机的多种分布式电驱布置形式。之前工信部已经披露尊界 S800 会有双电机和三电机两种动力形式,很好奇,这个四电机会首发搭载在什么车型上。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途灵龙行平台是可以适配 SUV 的。
并且途灵龙行平台支持 800 V 和 900 V 两种高压平台,这也是目前市面除蔚来 NT3 外,第二个支持 900 V 高压的平台架构。悬架方面,该平台可搭载被动或主动悬架,以及多轮转向、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已经能猜到,华为途灵龙行平台已经属于全线控底盘的范畴了。
自主智能,加上平台硬件能力的高带宽,使得尊界 S800 可以轻松应对多种不同的路况和场景。比如发布会上展示的对开路面的行驶稳定性,在同样是沥青 + 冰面这样不同摩擦系数组合而成的路面上,尊界 S800 可以做到 80 km/h 的时速下紧急避障不失控。
并且在发布会上,尊界 S800 还「致敬」了一下蔚来 ET9 的爆胎不失控。只不过尊界 S800 「稍稍」增加了一下难度,是爆的前轮,并且是在不同摩擦系数的对开路面。演示视频中,尊界 S800 在前轮爆胎后,车身行驶依然平稳,没有出现失控。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尊界 S800 发布会结束之后,蔚来也做出了回应,当时 ET9 其实也做了 80 km/h 和 150 km/h 两种时速下前后轮同时爆胎的测试,并公布了测试视频。不知道余总后续会不会也提升测试难度,来展示一下尊界 S800 的能力上限不仅如此。
当然,出色的悬架控制能力,也让尊界 S800 有着很好的舒适性,在过弯时车辆的侧倾角度可以大幅减少,来保证车内人员可以获得更平稳的乘坐感受。至于过坑的舒适性,之前尊界 S800 过坑的视频已经很好的展示了。
除了底盘稳定性外,这辆车作为一个长近 5.5 米,轴距近 3.3 米的庞然大物,同样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灵活性,最小转弯半径仅 5.05 米,比宝马 MINI 还要小。这主要得益于最大转角 12 度的后轮转向,而且通过后轴双电机的扭矩矢量控制,它的转弯半径还可以进一步缩小到 3.8 米,实现双车道即可掉头。相信等到交付之后,我们就能够看到不少车主展示其窄路掉头的能力。
激光雷达最多的 ADS
在来之前,我本以为这次发布会重点会是在 ADS 4.0,但最后整场都未提及 ADS 4.0,连 L3 也只是出现了在 PPT 的文字之中,看样子还需等到正式上市了。
这次仅仅是公布了一下尊界 S800 的硬件信息,全车共有 32 个感知硬件,分别是 4 颗激光雷达、3 个分布式毫米波雷达、2 个角毫米波雷达、11 颗视觉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2 颗角毫米波雷达。这个硬件数量相比 ADS 3.0 还是增加了不少,可见 L3 对于安全冗余要求更高,来确保车辆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
其中左右两侧和后向搭载的是固态激光雷达,尊界 S800 也是目前量产车型中首个搭载固态激光雷带的车型。这 3 颗激光雷达,探测精度可以达到 ≤ 3 cm。大幅提升对于负向和悬空障碍的识别能力,例如路边的沟渠和地库上方的消防喷头。除此之外,还可以识别台阶、充电桩、路沿等。而且为了应对 L3,尊界 S800 的所有系统都进行了双冗余设计。毕竟在进入 L3 后,随着责任主体转移,车企必须保证自己提供的功能需要足够的安全。
更强的全向立体感知能力,让尊界 S800 的 AES 紧急避障能力得到了提升,可以实现前后夹击的自动紧急避险。也就是当前方车辆急停,与此同时有被后方车辆追尾风险时,车辆会自动紧急转向避让。有了这个功能,以后路上被前后货车夹击的事故应该能少一点了。
基于这个硬件能力,尊界 S800 将会搭载华为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具备自主智能安全防护能力。系统会实时监测多个方向的碰撞风险,在无法避免即将发生的碰撞时,车辆可自主调整座椅姿态,收紧安全带,升窗,解锁中控锁,调整车身姿态,减轻碰撞伤害。
在碰撞后车辆可自主切换冗余电源,拨打救援电话,上报救援信息,帮助快速脱困及救援,同时端到端保护车主信息,在使用结束后数据会自行清除,各位车主也无需担心会泄露隐私,这点做的还是挺贴心的,毕竟高端人士对隐私比较重视。
卫星通信上车
座舱层面,这次尊界 S800 依然没有公布太多的信息,但是通过一些细节露出能够发现,尊界 S800 的仪表依然有比较粗的黑边,大概率会是问界 M9 相似的三联屏,并非之前问界 M8 上曝光的无边框设计。另外,中控屏幕下方空调出风口采用了拨杆设计,再下面是两块手机无线充电的区域,并且中控岛台前方两侧有横向纹路设计。
至于座舱能力上,这次华为这次终于是把卫星通信下放到了车端,尊界 S800 搭载了华为星河通信。地面通信采用双网双待,信号更强、覆盖更广,支持快速回网、弱网加速,体验更流畅。
在没有 WLAN 和移动数据网络时,可在卫星网络下继续使用电话、短信等基础功能。并且还可以将车机的卫星通话能力共享给手机,在离车 30 米范围内,能够实现卫星通话不中断,同时车辆在行驶时也可打卫星电话。感觉这个搭载在硬派越野车会更实用,毕竟这类车型有更高的概率去到无信号地区。
此外,尊界 S800 的还搭载了鸿蒙 ALPS 座舱 2.0,通过双层流空气循环系统及创新吸附降解材料,感知异味,自主净化,可祛除车内异味,如食品和尼古丁等气味;感知细菌病毒,主动消毒;感知有害气体,主动防化,可净化燃烧后释放的气体。配合双负氧离子系统,打造森林级座舱环境。
这里余承东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春节期间他的享界 S9 是由堂弟帮忙开回深圳的,他后来拿到车后发现车里一股烟味。他说如果当时开的是尊界 S800,就不会有了,鸿蒙 ALPS 座舱 2.0 可以在 20 分钟内清除车内烟味。
百万像素大灯再升级
灯作为尊界 S800 在设计上的一大亮点,除了璀璨的星河大灯外,本身的功能性也进一步升级。尊界 S800 搭载了的华为车语系统 2.0 的 HUAWEI XPIXEL 智能交互车语大灯,整体硬件跟问界 M9 上的保持一致,双灯精准融合像素 260 万,单像素精度达 0.02 m,投影清晰度 0.4 MTF,近场投影距离为 3 m。
车语系统 2.0 通过与 HUAWEI ADS 及 NearLink 星闪技术全域融合,可以实现精准遮蔽,例如大灯在遇到前方有行人时,可以留出行人的眼部区域,避免对其造成炫目。另外在通过窄路时,系统也会自动打开光毯,来帮助驾驶者更好的判断是否能够通过。还有就是如果遇到驾驶员失能,大灯会在路面投射「SOS」求救信号,来帮助驾驶者获取他人的救助。
问界 M9 的车主也不用羡慕,等到 S800 上市交付后,这个功能也会通过 OTA 推送给 M9。
增程上 6C,就离谱!
本来以为年前去体验的昊铂 HL 增程上 5C 就够离谱了,没想到这次尊界 S800 更离谱,增程版车型居然用上了 800V 加 6C 电池包,电池容量 65 kWh,这算下来差不多峰值充电功率能够达到 400 kW 左右,大电池加上超快充,城市使用尊界 S800 完全可以当电车开了。加之尊界 S800 前期宣传的自动行驶到超充站进行充电,那这辆车真的有望实现高效无感的补能体验。
至于纯电版本电池倍率则稍低一些,「仅仅只有」5C,电池容量 97 kWh,当然,肯定还有更大容量的版本。
写在最后
作为一款超百万的行政豪华旗舰轿车,尊界 S800 自亮相之日起,便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家都很迫切的想要知道,这辆目前鸿蒙智行旗下最贵的产品,究竟搭载了哪些华为超前的技术,尤其是华为一直最为擅长的智驾层面。毕竟随着比亚迪掀起智驾平权的革命,不由得让人更加好奇华为会怎样通过 L3 来继续打造自己的身位优势。
只可惜,在这次万众期待的尊界 S800 技术发布会上,华为并未如外界预期般揭晓 ADS 4.0 系统及 L3 级自动驾驶。而是改为了一场「底盘技术秀」来展现了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硬核实力,当然,途灵龙行平台所展现出的底盘能力,已经足以让人惊叹,加上增程 6C 电池,这些技术实力已足以让人自信的喊出那四个大字。
诚然,这场发布会虽然因 ADS 4.0「跳票」多少会令人感到些许的遗憾,想要看到完全体的尊界 S800,怕是只能等到 5 月底的正式上市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