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 年 4 月 1 日,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的 “车立方” 品牌体验中心内,来自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五小学校的同学正在展示他们想象中的未来汽车,而沃尔沃的伙伴们用3D 建模软件勾勒出他们心中的 “智能安全座舱”。屏幕上,环保自供能系统、充满童趣的舱内空间、可以变形的车体 —— 这是“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2030发布计划暨小红马大庆之旅研学计划的启动仪式”现场,也是沃尔沃将尖端安全技术转化为青少年创新启蒙的缩影。
小红马的 “无声守护”:在技术与童心间搭建安全桥梁
在汽车行业热衷于用 “智能标签” 吸引眼球的当下,沃尔沃的小红马项目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这个名称源自瑞典达拉木马故事延伸出的小红马项目,自诞生起便刻意淡化企业印记,将独家“安全牌”明牌,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 ,用“去商业化” 的思路,构建出“认知-实践-创造” 的完整链条。
2022年,随着一套浓缩沃尔沃汽车百年安全传承和最新科技为一体的小红马安全教育PBLSTEM课程包及课件的成功开发,小红马项目开始突破地域和人员限制,从成都出发走向全国而此次启动的 2030 计划,在原有基础上提出 “覆盖 1000 所学校社区、培养 10000 名志愿者、惠及 100 万学生、影响千万人” 的目标,这个数字背后,酝酿着安全的种子在数万个家庭萌芽的蓬勃生机。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表示:小红马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很犯难,如何能将安全意识以更高效,更能让孩子接收的形式传递出去?直到PBL项目制学习理念的出现,尤其是Stem课件包的研发,让这位坚定的长期主义者看到了安全教育通过可复制的模式,向更多区域更广人群进行推广的未来。
PBL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普及青少年安全健康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项目配备专属的STEM课程包,更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结合沃尔沃的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实用的安全教育。
学生们不再是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化身 “安全工程师”:他们需要为虚拟家庭设计碰撞防护方案,在模拟事故场景中调试车门开启逻辑,甚至用回收材料制作简易安全带模型。正如大庆市某中学教师在参与课程后所说:“当企业愿意开放核心技术场景作为教育实验室,安全就从口号变成了可触摸的思维训练。”
汉肯回归:在转型浪潮中持续锚定安全坐标系
就在小红马活动启动的同一日,沃尔沃汽车宣布汉肯・塞缪尔森回归担任 CEO 的消息。
作为曾在 2012-2022 年掌舵沃尔沃十年的核心人物,汉肯不仅主导了品牌高端化转型与 IPO 上市,更在任内推动了行人安全气囊、EVA 电动车安全架构等标志性技术创新,将“安全”基因深度融入品牌 DNA。此次回归,正值汽车行业面临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关键节点,董事会明确表示,汉肯的工业经验、战略视野与对沃尔沃的深刻理解,是应对复杂变局的 “稳定器”。
汉肯的回归与小红马项目的推进,看似并无关联,某种意义上是沃尔沃“安全战略”的一体两面:前者聚焦产品端的技术攻坚,后者着眼社会端的价值传递。在汉肯任期内推动落地的全球首个碰撞实验室数据可视化系统,如今正转化为小红马课程中的动画教学素材;曾服务于高端车型的智能安全技术,如今则成为青少年触手可及的科技启蒙教具。这印证了沃尔沃对“安全”的理解早已超越产品范畴,而是延伸至生命守护与社会责任感的双重维度,给出了“儿童安全教育这道题”的最佳答案——以专业赋能教育,以责任温暖未来,让安全不止于造车,更在于守护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轨迹。
安全的深层共振:解码沃尔沃的责任方程式
这种 “工业文明与教育文明” 的双向赋能,打破了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的单向输出模式。当孩子们在生产线旁记录机械臂运动轨迹时,他们接触的不仅是工业美学,更是一个企业对“安全高于一切”的敬畏。
在汽车工业加速重构的今天,沃尔沃诠释了一种穿越周期的竞争力——当行业在技术浪潮中追逐“爆款”时,这家企业选择将“安全”打造成跨越时代的通用语言。从瑞典的达拉木马到中国的大庆工厂,变的是地域,不变的是“安全以人为本”的初心。这种对本质的坚守,或许正是沃尔沃在百年变革中始终能成为 “安全答案” 的终极原因 —— 因为真正的责任,从来不是追赶潮流的营销叙事,而是像小红马项目那样,默默踏实地将安全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可能的未来里。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