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主流合资品牌的展台人头攒动,各项重磅发布亮点频现,网络上关于合资品牌转型的声量也是一潮高过一潮。
“深度融入中国本地生态、打造强大的本土研发实力;发布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车型;推出量身打造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车展上合资品牌的这些转型让业界眼前一亮,但背后更多的是现实的考量。乘联会数据显示,至今年3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高达72%。相较之下,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仅为6%。
面对如此“扎眼”的数据,合资品牌确实要有所作为。而针对这个问题,丰田很早就开始了思考。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前夕的“丰田技术空间”活动上,丰田就向业界详解了革新研发体制的系统方案。
本届上海车展上,丰田再一次向外界传达了在汽车电动化时代本地化战略的变革决心。车展现场,丰田以“立全球,更中国”为主题,向世界交出了智电时代的独特答卷。
丰田中国首位中方总经理李晖表示,在强化本土化经营的同时,丰田还着眼于在华事业的全产业链的提升,从管理体系、研发体制、商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合作伙伴等全维度,推动中国发展速度配套的企业变革。
换言之,丰田正在加速推进在中国各领域事业的发展,研发模式也将从以往的“技术输入”转变为“本土创新”。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变革趋势,以及全球贸易危机带来的新挑战,丰田提出的“立全球,更中国”战略主张,表明中国市场正被赋予更深远战略意义,为合资品牌如何跳出“夹缝困境”提供了破局思路。
智电时代重新定义“本土化”
在中国汽车产业被电动化、智能化加速重构的节点上,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生存哲学也在被重新定义。
尤其是面对当下本土化成效不显,自主品牌不断抢占市场、加速“技术出海”的情况下,不少合资品牌选择开启新一轮中国本土化战略。
如大众汽车集团,进一步聚焦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覆盖纯电、插混及增程式动力形式。宝马方面,以“新世代”为核心,推动电动化与数字化领域的系统性创新……
此种情况下,拥有百年全球发展经历的丰田品牌,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中国本土化路径:更中国的管理体制、更中国的事业布局、更中国的研发体系、更中国的产品、更中国的供应链/销售体系。
从丰田的发布内容来看,这一路径并非空口号,而是构建中国独立的研发体制,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移转至中国本土,向“中国自研”全面进阶。这一转变涵盖从商品定义、研发、制造、营销等各个领域,将彻底重构丰田在中国本土的体系。
这一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其推出的“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RCE体制。不同于以往跨国车企“技术平移+本土改良”的常规操作,RCE体制的核心在于“全流程本地化”。本土首席工程师不再局限于研发环节,而是需要深入经销店捕捉终端反馈,甚至主导市场定位。也就是说,在RCE体制下今后无论是bZ的车型,还是全球研发的重点车型(如卡罗拉)都将由更懂中国消费者的中国工程师担任首席工程师。
同时,为了打破广丰、一丰、比亚迪丰田各自为战的格局,丰田还导入了新的One R&D体制,通过跨公司统一调配本地的研发资源和研发人才,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以更快的速度推动智电技术研发。
此外,丰田看待供应链的开放姿态同样令人关注。近年来,从腾讯的智能座舱生态到Momenta的自动驾驶算法,从小马智行的Robotaxi到比亚迪的电池……丰田正与众多中国本土伙伴一起,进行全方位的构造改革,迎接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时代。
丰田的中国本土化计划还远不止于此。在豪华品牌方面,将在上海金山建设雷克萨斯独资工厂。如果把时间倒回五年前,这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却悄然实现了。显然,这是丰田要用中国在电动车产业链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推动全球战略转型的尝试。
“佐藤社长给我的建议是,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那也一定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李晖表示。
这不是一场战略的妥协,而是一次体系的进化——让更懂中国的人造中国车,让中国驱动全球。不难看出,新体制下丰田将研发权彻底移交到了中国。丰田这场对“本土化的重新定义”,不仅会改写跨国车企本地化研发的游戏规则,也将为丰田自己构筑全新的护城河。
加速布局“再造新合资车”
在汽车市场中,产品力是决定品牌市场份额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从销量数据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遭遇困境,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现有车型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汽车市场变革的“窗口期”有限,在市场新格局加速重塑的关键节点上如何抓住机遇,打造满足中国用户出行想象的产品,是所有合资品牌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对此,丰田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造中国车。在李晖看来,“中国已成为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市场。想要造出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必须要用“中国人的头脑和方法”,聚焦中国人的思维来进行产品研发。”
以此次上海车展为例,为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强化BEV产品实力,推动本土化经营理念,丰田持续深化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布局,带来了多款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的BEV产品,集中展示了ONE R&D与RCE体制下的创新成果。
车型方面,bZ家族5款产品齐聚展台,包括已上市车型铂智4X/bZ3/铂智3X/bZ5,以及全球首发车型铂智7,覆盖SUV、轿车、跨界车等多个产品线车型的集体亮相,体现了丰田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布局的持续深化。其中,广受好评的铂智3X/bZ5就是与现地伙伴携手,由熟知中国汽车文化的RCE主导研发的BEV车型。铂智7则是“中国首席工程师”带来的最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还一直致力于拓展移动自由的边界,期待实现“Mobility for All(为了所有人的移动出行自由)”。在中国丰田积极导入福祉车、运动品牌GR、自动驾驶车型等产品与服务,提供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此外,丰田还展示了在“活力”和“城市”两个场景下的不同改装方案,活力系列,用来满足户外使用场景的需求。城市系列,将产品更推向年轻化的一个新尝试。
过去,合资品牌车型更多是“拿来主义”,即只对品牌旗下全球车型进行本土化修改。如今,随着丰田向“中国自研”全面进阶,充分借助“中国智慧”构筑现地产品开发体系,不仅能让自己的产品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且这种彻底“再造新合资车”的做法,也为其他合资品牌快速提升产品力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坚守长期主义者的造车逻辑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加速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车市竞争的日益激烈,车企通过价格战等手段迅速占据市场,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利。
但丰田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以“长期主义”为核心理念赢得市场和用户。在丰田看来,长期主义就是在积极适应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发展、新要求,围绕电动化、智能化 主题加速进化过程中,继承丰田品牌基因,坚持以产品为中心,守护消费者微笑的决心不动摇。
在当下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方面,丰田始终以安心、安全、先进三个关键词,诠释对消费者承诺的最基本的保障与责任。
具体到车型上,如铂智3X,该车的双冗余制动系统、超国标电池防护设计,以及覆盖全场景的26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均以“不计成本”的姿态提供多重安全保障。
“我们希望看到,即便丰田车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出现过多问题,并能让客户觉得花更多钱买丰田车是值得的。”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中嶋裕树表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丰田会收集更多的数据不断地对系统和标准进行升级,也会向客户提供多样性的产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对安全的极致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以数据验证价值”的模式,正在重塑安全技术的迭代逻辑。
此外,李晖在上海车展丰田发布会上表示,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丰田都将一如既往地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为中国社会做出贡献,为了中国消费者展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而全力以赴,也希望获得大家由衷地认可,觉得“有丰田,真好”。 为了这个理想,丰田今后会为了实现“Best in Town”而持续地努力。
从第一辆汽车下线到成为行业执牛耳者,丰田汽车始终坚持在不确定的变化中做确定的丰田,而对“长期主义”和“让消费者获得更愉悦体验的造车逻辑”的坚持,也奠定了这家百年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优势。
写在最后:
当丰田在上海车展喊出“让中国驱动全球”时,背后是其对行业格局变迁的深刻洞察——中国已从“最大单一市场”进化为“全球创新策源地”。这种战略认知的转变,使丰田的中国本土化战略超越了简单的市场妥协,成为一场主动拥抱产业变革的体系进化。
在此其中,无论是体制变革,还是与本土供应链深度合作,都体现了丰田推进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决心。这些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做出的改变和努力,也让丰田章男曾经期待的“希望有一天,我能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照进了现实。
丰田的目标从未改变,就是提供让中国消费者满意和安心的汽车。期待未来丰田会更加深入利用中国成熟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实现真正的“立全球,更中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