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前不久聊过腾势N9,当时说今年国内大型SUV市场会非常热闹,这不,领克900也上市了——其实中间还上了个问界M8。
领克900的上市售价仅28.99万起,这个售价无论是比起此前33.5万起的官方预售价还是我们的心理预期都要低了不少,比起同尺寸的竞品车型就便宜更多了,可以说是来势汹汹。
那,领克900会是一分钱一分货的货色吗?
也许这就是“成熟”
领克900这外观设计争议还挺大的,似乎喜欢领克和不喜欢领克的人都不太喜欢领克900的外观。诶,我倒是觉得领克900的外观没啥问题,它怎么说也是一辆车长超过5米2的大型SUV,显然需要变得稳重一些,简约大方一些,所以你不应该期待它像过往的那些彻头彻尾年轻时尚派的领克一样年轻时尚。
先前在领克900首秀发布会上有一句话我就觉得挺对的,大致的意思是:跟领克一起成长的那些早期的领克车主们,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到了而立之年,变得成熟了,在家庭里的身份可能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需要一辆更成熟,更能照顾家人的车,领克900就是为这样的车主准备的。
所以我确实觉得挺好的,领克900的造型风格虽然没有之前的领克那么跳,但在同级别或者说同类的车型里,它也算是相对年轻时尚的那个了。而且领克对于设计一直都有一定的追求,这在领克900身上也是有体现的,挺协调,而且细节处理得也比较到位。
▲电动天地门在同级里是领克900独有的,也是全系标配(但图上那些小资情调物品不是标配)
不过我不太喜欢这款轮圈,有点过于豪华。另外我也强烈建议你选择黑色车顶,不然D柱尾翼那里的分色会越看越难受。
再来看看内饰,我第一次看到领克900内饰的时候,说实话有点震惊,这不又是质疑那谁,理解那谁,成为那谁么?不过不一样的是,领克900把中控屏和副驾屏变成了一整块的30英寸6K大屏,中间少了一道黑色分隔带确实显得更高级了。
更震惊的是,领克900在后排也安排了同样是30英寸的6K吸顶屏,高级,确实高级。目前在这类大SUV或MPV的品类里,领克900这两块30英寸大屏是我认为最好的一套方案了。投影虽然可以做得更大,但显示效果没那么好。
这样的屏幕组合确实会让它们成为整个内饰最有亮点最吸引人的地方,但除了屏幕之外,领克900也还是延续了领克家族对设计的追求,而且有很多细节是让你一看就觉得很有领克味的。
当然领克900的车厢还有一个独有的东西,二排两张座椅可以旋转,它们十有八九跟极氪MIX的前排座椅是血脉相通的。但也正因为在领克900这里是第二排座椅可以旋转,所以它的使用场景是比极氪MIX丰富的。
至于空间,其实几个“9字辈”的中后排表现并没有拉开太大的距离,这么形容吧,反正坐进第三排,各款“9字辈”基本的空间和舒适性都是没问题的,然而也并没有谁的第三排能够带来明显的优势。
▲后门的打开角度特别大,很接近90度了
整个车厢里我比较不喜欢的是它的方向盘,吉利系的方向盘都挺纠结的,最早的极氪001那版方向盘就不太好,后来它又出现了在领克09身上,再后来极氪和领克有一些不错的方向盘,比如新款的极氪001和领克Z10,现在这领克900的方向盘又变得不太合手了。
但整体而言,在目前这几款40万左右的国产大型SUV里面,领克900的内外设计是我个人比较能呼应上的。
领克也是最好开的那个?
领克一直把操控或者说驾驶层面的体验作为产品的一大特色去做的,但怎么说呢,领克的操控都很好吗,其实不见得。哪怕是03+,我也没觉得操控性或者说人车交流的驾驶乐趣有我以前的阿特兹好,03+只是动力性能比较好,底盘也比较扎实罢了,当然它在国内品牌里,确实是驾驶体验比较不错的车。
放大到领克这个品牌,其实也是这个理。比如说领克07,我们之前也说过,真讲操控和驾驶乐趣的话,它没有很犀利,但在国内同类的插混轿车里,它几乎算是最好的了。
但领克也有操控很惊艳的车,那就是Z10,Z20我还没开过,但听说是没有Z10那么棒。所以该怎么期待领克900在驾驶体验或者说动态层面的表现呢?
考虑到这是一辆大SUV,它肯定也不会太犀利的,不能指望它像Z10那么紧绷。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领克900开起来是比较“顺手”的,像动力响应、转向的响应,做得都比较自然,相比前不久刚试过的腾势N9,领克的“大车感”是比较弱的。
这次试驾的领克900不是顶配版本,不带后轮转向,所以这里说的“大车感”是指它开起来比较轻快,也会让你更愿意去开快,而不是指绝对的灵活性。当然,领克900的天花板也是很高的,有跟腾势一样的后桥双电机,虽然它的后轮转向不像腾势那样可以两侧独立控制,但它也能圆规掉头,只是领克自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华尔兹掉头”。
还有一个能让你更愿意快节奏驾驶的地方,是它的坐姿,领克900的主驾座椅可以调得比较低的,这也是我对它很有好感的一点,虽然不同的人对坐姿的喜好也不一样,如果你喜欢高坐姿,同级别这些车也都能调得比较高,但如果你喜欢低坐姿的话,那就是领克了。
行驶质感方面,领克900的表现还不错,但同级别几款车型在这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不同模式的底盘模式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而上次说腾势N9面对减速带、井盖落差时容易出现余振,这个问题在领克900身上也一样存在,只是领克900的程度稍微轻一点。
总有一款适合你?
动力总成方面,领克900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择,分别是:
1.5T搭配3挡DHT Evo(P3+P4),530kW,4.8秒破百;
2.0T搭配3挡DHT Pro(P2+P4),540kW,4.6秒破百;
2.0T搭配3挡DHT Pro(P2+两台P4)650kW,4.3秒破百。
在当下的新能源时代,已经很少有车会提供这么多不同的动力总成了,但也如你所见,论绝对的动力性能,三套总成其实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你日常能用到的范围内,区别不是很大,甚至你单看电机功率的话,1.5T的版本比2.0T还要大,所以看得我挺迷糊的。
不过领克刀法还是很精准的,1.5T版本配的是44.85kWh的电池,CLTC纯电续航220km,而2.0T两个版本采用的都是52.38kWh的宁德时代骁遥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是280km和268km。话说现在插混车的电池容量都快赶上我的纯电车了,而且骁遥电池最高可以支持4C的充电倍率,跟很多纯电车的充电倍率基本没差了(我那可以换电的900V纯电车甚至只开放2C充电倍率),说人话就是你在很大范围内可以把它当纯电车用了。
所以2.0T的竞争力其实是在这里,但我又发现,顶配后桥多一个电机,总功率更大,在电池、油箱都一样大的情况下,它的CLTC综合续航竟然比后桥单电机的2.0T多了94km(1443km VS 1350km),我又看迷糊了。
这也使得领克900四个版本每一个都有核心的意义,1.5T Halo作为入门版负责拉低门槛,但舒适性配置已经拉得挺满了,可以买;1.5T Ultra标配空悬,加入了二排的旋转座椅,并且带有两块30寸的6K屏了,已经实现了人无我有;2.0T Ultra的核心竞争力刚才也说了,在于电池,另外辅助驾驶方面也采用了Thor芯片,整体来说是领克900这个车系最精华的版本;而顶配,有后桥双电机和后轮转向,机械规格最高,键盘值最高,但机械上的这两件进阶装备貌似会侵占一部分车内空间,所以尾箱容积小了一点点,关键是也没有了二排旋转座椅,取而代之的是二排右侧有一张“零重力臻享座椅”,有点可惜。
诚意有了,但一定就能转化为“得意”吗?
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领克900会把入门价拉到2字头,而且不是29.99,是28.99。要知道,领克900是一辆长度超过5.2米的大车,3160mm的轴距更是这些“9字辈”里最长的,所以它在尺寸是理想L9、问界M9那个级别的,但它却下探到了L7入门版的价位,而且用的还是3挡DHT插混。
领克900甚至也让自家领克09失去了意义,09可以光荣退休了,可见这次是狠狠地下了决心。
当然了,领克900仍不算是最便宜的“9字辈”,就在领克900上市的前几天,深蓝S09公布了一个23.99万起的预售价,这场“9字辈”的商战真是好血腥。
只是,现在这些自主品牌也好,新势力也好,虽然大家的起点差距并不是那么大,比起我们跟海外老牌的起点差异要小得多,但却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品牌价值认同度。
这直接就体现在这些旗舰SUV上了,大家尺寸差不多,虽然有着机械规格、智能规格以及体验上的差异,但并不是规格越高体验越好的车就能以越高的价格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我认为领克900的产品实力,结合它的上市价格,竞争力应该算是最强的,但市场表现未必能成为最好的,毕竟在这一细分领域,领克这个品牌的调性可能是不太契合或者不占优的。
所以领克需要看看如何在宣传上打动这一市场的消费者,因为你不能光是从先前提到的那些已经成长了的领克老车主那里获得订单,你还得想办法吃掉别家的订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