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网友问:十几万和二十多万的电车有哪些本质不同?
好问题!特别是面对现在新车像下饺子式的国内电车市场,以及眼花缭乱的各种宣传,我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觉得那些10多万的车,和动辄20多万,甚至30万多万的电车,长得都差不多,车内无论大屏、真皮,包括设计风格也都看不出高下;如果再看厂家介绍,什么智能、智能、车机大屏、女王座驾,好像也都是应有尽有,那么一大截差价,主要差别在哪里呢?
其实也简单,造车卖车就是做算术题,成本利润售价是绕不过去的环,所以我们关键就看哪些技术和配置是真正高成本,便宜产品搞不定的。 “电视真皮大沙发”肯定算不上,真花不了几个钱。那有些什么呢?
第一,当然是电池,作为电车成本最高的配件之一。只要是良心厂家,车价和电池应该成正比,十多万的车,一般不会配置太大的电池,官方续航差不多就是4-500公里,能上600km就算厚道了。而20万以上的电车,以当下的内卷,起码应该给你一颗90度以上的电池吧,官方续航上700公里算是基本要求。
第二,就是采用400伏平台,还是800伏高压平台,后者在研发、设计和用料成本会高很多,带来最直接的差异就是它能支持各种超快充,在充电桩匹配的情况下,充电速度快很多,以我这两年的实际测试和使用看,起码能省你一半以上的充电时间。在超快充越来越普及,电池越来越大的当下,大家又很忙,所以还是很有用处。
第三,20万以上的车,从成本角度,可以塞下第二颗电机,或者起码给你一颗高功率的后驱单电机吧。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电车在动力上的优越感。而十多万的电车,基本都是单电机,功率150KW左右,6-7秒级的加速,日常其实也够用,但你想拿它秒天秒地,扮猪吃老虎,肯定力有不逮。
第四,激光雷达。虽然今年号称智驾普及年,各种L2+级,甚至高阶智驾都在向低价位的车下放。在作为最贵的智驾硬件激光雷达,目前还没法在十多万的车上装配,包括最近很火的比亚迪“天神之眼”,入门版本也只能用“三目摄像头”代替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对于高阶智驾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在光线条件差,或者天气恶劣,以及复杂路况路面时,目前任何靠摄像头的视觉系方案还不能完全代替激光雷达实现真正全天候全场景的高阶智驾,对于它们的差别,我前几天专门有期节目聊过,有兴趣可以搜看。
OK,那今天虽然像是闲聊,但对买车人我觉得还是有现实意义的,面对厂家和销售员天花乱坠的推销和介绍,其实你就可以参照上述四点配置,来评估一下这款车值不值?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