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东风柳州汽车发布声明,就某汽车品牌针对乘龙卡车开展对撞测试作出回应,同时表示将追究该汽车品牌的法律责任。
声明中称,某汽车品牌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截至公司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某汽车品牌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双方车辆是否改装、减配、卡扣是否固定、车辆是否过检等)、场景环境(测试场地状况、车速、驾驶状态等),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不仅贬低公司品牌形象,还容易对广大车主造成误导,形成安全隐患。
据了解,东风柳州汽车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某汽车品牌正是理想汽车,而起因是理想汽车在理想i8发布会上播放的一段碰撞视频。
视频中显示:理想i8以每小时100公里的相对速度,与一辆8吨重卡对撞。经过连续碰撞后,理想i8的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而重卡的头则是直接被撞“掉”了,四个车轮弹起,驾驶室和后货箱出现明显分离,驾驶室几乎倒在理想i8的前车窗上。
需要注意的是,理想i8发布会上播放的视频显示,参与撞击测试的卡车的品牌为乘龙卡车,但在理想汽车官方抖音账号发布的视频中,卡车的品牌标识已被打码。
视频一经发出,迅速引发了广泛热议。究其原因,还是这段视频违背了公众对真实碰撞场景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重量差距悬殊的两车碰撞,通常是重量较轻的车辆受损更加严重,而视频中的8吨重卡被2.2吨的理想i8“撞翻”,显然与常规的物理常识相悖。这种不符合常理的画面,让不少人质疑视频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认为理想汽车存在刻意设计的成分,并非真实的碰撞测试场景。
有网友调侃道:“这哪是安全测试,明明是一场智商测试。”更有网友直言:“MEGA营销失败不要紧,咱们i8继续走一次,两款车都是好车,两次营销的效果都是失败的。”
发布会结束后,也有不少网友跑到乘龙卡车官方抖音号留言。有网友称:“一辆卡车,真的连理想都撞不过吗?”还有网友道:“龙子,理想把你创飞了都。”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乘龙卡车官方抖音号也对上述评论进行了回复。乘龙卡车官方表示:“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不知道背后导演想啥,实际碰撞你觉得会怎样?”
字里行间,表达了乘龙卡车官方对理想i8撞击测试的不认可。为此,7月31日晚间,东风柳州汽车就发布了声明,将追究理想汽车的法律责任。而这份声明,正是文中开头所提及的那一份。
就在乘龙卡车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前不久,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老汤哥Tango”在社交平台上回应理想i8和卡车对撞事件:“相信权威机构的专业,要不来复测一把?”随后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张骁回应:“可以啊,直播都行。”
据媒体报道称,理想汽车向它们表示关于理想i8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试验场地、测试设备以及市场端随机购买的测试卡车均由检测机构提供,我方没有任何指定。
基于此,有观点认为,在整个项目中,理想汽车除了提供一辆i8外,其他部分均由中国汽研主导。
随后,有媒体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国汽研,其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测试的全过程肯定符合所有的规定和标准,不会因为(哪一方)是客户,去刻意调节车辆参数。同时还表示测试卡车是一辆全新车,具体来源还需要与业务部门确认。
关于具体的测试标准,这位工作人员称,这次测试不属于公告准入测试,我们理解应该不是强制性必须做的一个(项目)业务,(测试结果)一般用于车辆的开发验证。
目前,几方各执一词,争议较大。不过,通过上述几方的观点来看,理想i8撞击实验的核心争议还是在于营销。
要知道,当下的中国车市,品牌多、车型多、产品迭代速度快,价格也足够香,进而导致各大车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们只能另辟蹊径,通过营销来打造差异化优势。因此,有舆论指出,理想i8之所以拿卡车进行碰撞博眼球,本质上是其仍未摆脱“冰箱彩电大沙发”标签,在产品特性上缺乏足够的新奇点。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理想汽车当下在车市中的困境。
今年6月,理想的单月交付量出现了同比和环比均下滑两位数。历史数据显示,这是理想近年来单月交付量的首次下降。1-6月,理想共交付了203938辆,被零跑反超,在销量榜单上屈居第二名。同时,理想汽车64万辆的销量目标也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原因在于,近两年来类似理想的竞品不断增加。问界M8、问界M9、深蓝S09、领克900、智己LS9等车型陆续入市。此外,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正在被对手相继模仿,优势也在被逐渐稀释。
增程红利减弱的同时,理想在纯电赛道上还尚未起势。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的市场表现不达预期,因此第二款纯电车型理想i8成了理想汽车破局纯电市场的全部希望。不过,便宜大碗的乐道L90、销量坚挺的Model Y、“当红炸子鸡”小米YU7等竞品也给理想i8带来巨大的压力。以至于有网友称,理想想把i8卖好,想给新车增加点热度,但没想到这波营销用力过猛了。
事实上,通过制造热点来提升新车关注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营销始终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营销能够助力产品推广,而过度的营销则会适得其反。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信息真实和可靠的产品,刻意制造的营销噱头或许在短期能够吸引眼球,但长期来看只会消耗消费者的信任,损害品牌形象。
截至发稿前,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并未再做出回应,而乘龙卡车以一张海报再次发起“温柔一刀”式的反击。对此,有网友直言道:“乘龙,不如开直播再和理想i8撞一次吧。”
目前,理想汽车和东风柳州汽车的事情发展走向还不明确,还需要继续观望。但可以预期的是,理想i8刚刚发布就陷入舆论漩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市场表现蒙上了一层阴影。
还要看到,理想i8的风波也给各大车企提了个醒。要知道,脱离用户实际需求的营销本就是本末倒置,如果把握不住甚至将引火烧身。想要提升销量,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硬核的产品力来实现。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