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几乎没有一家传统车企能逃离“转型改革”这场硬仗。
在这个时代,就连欧洲商用车霸主斯堪尼亚也放下身段,在中国市场好好做起了“本土定制”。中国自主车企们,不换个视角、换个思维来参与竞争还行吗?
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国有车企——江淮汽车在这场转型浪潮中显得格外不同。有的车企“高举高打”,孤注一掷地投入到智电车型产业,几乎以新势力的姿态开启新的竞争模式;有的车企“稳扎稳打”,通过对基本盘的全面保留与优化,参与市场新业态的竞争。

而身处改革浪潮中的江淮汽车,显然更懂得何谓“辩证思维”。尊界品牌的落地、皮卡/商用车等优势产品的持续优化,让它以“双轨哲学”走向转型之路。现在来看,江淮汽车选择的这条转型之路不仅仅是另辟蹊径,更为中国大型车企转身,提供了难得的“不偏科”样本。
高端突围与根基巩固,展现老车企的处世智慧
自1964年诞生以来,江淮就有着非常典型的“中国式车企形象”——不畏苦寒、任劳任怨,却善于在摸着石头过河时锐意创新。江淮汽车不仅啃下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第一块硬骨头,更在2012年就展现出了花费10亿元建立新能源研发中心的魄力。

从某种程度来说,面向智电时代的转型,并不是江淮汽车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选择。在转型的过程中,江淮汽车的“双轨战略”,也展现出了这家车企老道的处世智慧。
在与蔚来汽车的合作过程中,江淮非常敏锐地洞察到了什么车才属于未来。于是在时机成熟后,江淮主动向华为递上橄榄枝,两者合作打造了“华系品牌”里最高端的品牌——尊界。

江淮打造尊界品牌的初心,其实源自于中国车企普遍会面临的问题。即,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品牌向上突破已成为本土车企发展向上的核心选择,江淮汽车选择以尊界品牌为龙头,冲击高端市场,就是为了实现江淮品牌价值的突围。
事实也很成功,尊界S800这台打破中国新能源车售价天花板的豪华轿车,以豪华设计、豪华品质、超级技术三位一体进行竞争,实现了上市19天累计大定超5000台,4个月大定突破15000台的成果。高举高打的战略,已经为江淮汽车争取到了步入下一个时代的门票。

而江淮汽车与“蔚小理”等新势力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六十多年的创业,让江淮汽车有着更庞大、更复杂的体量。轻资产经营模式并不适用于这样的传统大型车企。所以,江淮在高举高打的同时,也选择稳扎稳打。
如果说尊界品牌是江淮的“通天树”,那么自主商用车、皮卡车以及全球市场,则是江淮的“牢地基”。在转型过程中,江淮汽车没有忘本。在这两年以来,江淮在重卡、轻卡、皮卡等领域持续投入。

江淮悍途皮卡在保持传统工具车市场优势的同时,乘着皮卡政策开放的东风积极开拓家用、越野等细分市场,实现了销量的稳步增长,今年1-9月销量突破4.5万台,居行业第二。

而在商用车领域,江淮高端轻卡帅铃在去年销量同比增长23.1%,纯电卡车板块更同比增长高达314.5%。

基于稳固的基础市场,江淮汽车在海外表现也颇为亮眼。目前,江淮汽车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其燃油SUV、皮卡、VAN与轻卡等产品在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主流产品。稳固的基盘与广泛的国际布局,可以说大幅增强了江淮汽车转型变革阶段的抗风险能力。
江淮的平衡之道,源自于自身的体系自信
江淮汽车的转型路上,充满了辩证法。想要实现这样的辩证策略其实并不简单:稳扎稳打,意味着车企需要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规模化能力;高举高打,则需要企业管理层走出舒适圈,用敢闯敢拼的精神去接触自己的“知识盲区”。

很幸运的是,江淮汽车这两种品质皆有。
在打造尊界品牌的时候,江淮汽车展现出了足够的决心和魄力。在此前,国营车企与民营科技公司“搭伙造车”可谓天方夜谭。但江淮汽车与华为的合作,把天方夜谭化作了可以实际落地的企业动作。
在华为乾崑智驾技术、鸿蒙智能座舱技术、华为驱动电机等一系列优势技术的加持下,尊界品牌落地即成功,绝对为江淮汽车这样的国企带来了新的范例。而与此同时,江淮汽车自身也足够努力,其在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积极投入。

譬如在研发层面,江淮汽车在今年1-9月将研发领域投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超30%。大量的技术投入,也为江淮带来了丰厚回报。除了拥有341项专利的尊界S800外,江淮在今年以来累计申请专利537件,其中不乏车路云协同技术、车道级定位技术和自动驾驶场景生成技术等目前汽车行业内真正的高精尖技术。

而且在电动化技术领域,江淮还把电池PACK体积成组效率提升至64%,有效提升了新能源车的整车续航。
当然除了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外,江淮自主构建的DHE155发动机平台凭借46.4%极致热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样为燃油基盘带来转型动能。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的研发成果,也将持续助力江淮两条路线的转型速度。其实在目前,江淮汽车也有了非常多的产品新动向。在今年夏天,江淮DEFINE高端平台开发的超级轿跑DEFINE-S与高端SUV DEFINE-X正式亮相,这两款车型预计在电动技术、智能化技术方面具备“跨越式发展”。

而在近期,尊界品牌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第二款新车。这款新车预计将会以超豪华MPV的形式与我们见面,这款新车大概率也会成为豪华市场的一大爆款……当然,在有了尊界的经验后,其实源自尊界的技术经验也将反哺江淮旗下其他品牌。
在这样的规模化实力刺激下,江淮汽车的转型也会越来越稳。而且随着一系列研发成果的出炉,江淮汽车未来的产品必然也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助力江淮重回行业头部。
江淮模板,未必不能复制
江淮汽车“高举高打”与“稳扎稳打”并行的双轨转型模式,可以说为中国传统大型车企的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

还是那个问题,当下的中国传统车企在面临新能源、智能化冲击时,容易陷入两种极端。要么过于激进,将全部资源押宝于新能源智能化领域,导致基盘命脉受损;要么过于保守,在传统业务的“甜品区”中难以自拔,从而错过了转型最佳窗口期,等到企业“休克”才开始疗伤。
而江淮汽车无论是与华为的合作、坚守自己的商用车基盘还是大刀阔斧地投入科研,都在用实践去证明传统车企的转型,完全无需采用“休克疗法”。

在稳守基盘的同时,主动去改变去革新,以渐进的转变实现传统造车业务与新兴造车业务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比如在与华为的合作过程中,江淮汽车吸收了“华为式造车标准”和数字孪生技术,这样的高标准也融入到了江淮其他品牌的造车理念之中,实现品质进阶。

显而易见的是,传统汽车业务的稳定资金流正在为新兴汽车业务提供支持,而新业务的技术与标准革新又在反哺传统业务的改造与换代。对于国内其他的大型车企而言,这完全是可以复制和借鉴的操作。
结语
这样来看,江淮汽车在转型过程中激进与保守相辅相成的策略,让它赢得了宝贵的转型时间与空间。而且在成功打造出尊界品牌后,江淮汽车在高端市场创造了更有力的条件,未来基于江淮DEFINE高端平台开发的高端车型也有了天然立足之地。
所以在未来,江淮汽车即便仍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但在这种不偏科的转型模式下,江淮汽车收获了平衡式发展的眼界与格局。这样的格局,没准能助力中国汽车企业真正完成从跟随到领跑的转变。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