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方得网 舒慕虞
2025年中国重卡出口有望首破30万辆,冲击32万辆新高。
自2020年起,中国重卡行业出口销量持续攀升,屡破纪录。2024年,出口销量更是高歌猛进,达到29.5万辆的新高度。面对国内市场压力,2025年重卡海外市场仍有较大机会,出口量或首次突破30万辆,直指32万辆,成为重卡行业的重要增量市场。
请看方得网带来的分析。
出口逐年创新高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重卡出口销量仅6.1万辆,随后几年开始高速增长。2021年出口量达到11.4万辆,同比增长87%;2022年继续攀升至17.5万辆,增长53%;2023年实现质的飞跃,出口销量达到27.6万辆,增幅高达58%;到2024年,保持6.9%的稳健增长,达到29.5万辆的新高峰。
中国重卡出口销量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一带一路”沿线需求的强劲拉动。一是“一带一路”带来海外基建与能源项目增加。东南亚、中东、非洲及部分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印尼高铁、中巴经济走廊)和能源开发(如中东油气运输)持续拉动工程类重卡需求;二是替代性市场机遇。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因西方品牌退出,对中国重卡依赖度提升(2023年对俄出口占比超30%)。
同时,新能源重卡全球化的加速也为中国重卡出口带来新的机遇。随着欧美等地区加速推进“碳中和”目标,中国新能源重卡凭借其技术优势和高性价比,有望在这些市场取得突破。中国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等领域的技术储备领先全球,且国内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使得中国新能源重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重卡本土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出口销量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重卡企业在智能化、轻量化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这不仅提升中国重卡的产品品质和性能,也使得出口单价从低端向中高端上移。同时,海外售后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增强中国重卡在国际市场上的客户粘性,为中国重卡出口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或首破30万辆
结合多家主流重卡车企2025年年会上的预测,2025年中国重卡行业总销量预计96万辆,同比增长10%左右。其中,出口销量预计达到32万辆,将首次突破30万辆大关。
从出口版图来看,四大区域展现差异化增长动能:一是俄罗斯及中亚持续领跑。受地缘政治影响叠加西方品牌退出效应,中国重卡在该区域市占率持续攀升。俄罗斯独立研究机构Avtostat预测,2025年中国品牌在俄市场份额将突破60%,带动该区域出口占比提升至35%以上;二是东南亚成RCEP红利最大受益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关税减免政策全面落地,叠加东南亚基建投资缺口,中国重卡出口年均增速预计达15%;三是拉美非洲矿业拉动工程车型需求。随着智利铜矿投资增长和南非矿产出口量回升,拉美和非洲的矿业将拉动自卸车等工程类重卡需求激增;四是欧洲新能源赛道突破临界点。欧盟《Fit for 55》法案强制要求2030年重型车减排30%,倒逼电动化进程加速。中国新能源重卡在欧洲市场的进口占比预计突破10%,实现新的突破。
从车型结构来看,中国重卡正实现从“燃油车性价比优势”到“新能源技术输出”的战略转型。一方面,电动重卡开启规模化出海。依托国内完备的锂电产业链,预计2025年电动重卡出口量将达到3-5万辆;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巩固成本优势,在基建刚需型市场保持竞争力。
尽管前景广阔,但2025年中国重卡出口市场也面临着三大潜在风险挑战:一是贸易壁垒与合规风险。欧盟碳关税(CBAM)可能对传统燃油重卡出口施压,企业需加速新能源转型。同时,部分国家可能提高进口关税或设置技术壁垒;二是国际竞争加剧。欧美品牌加速电动化布局,在高端市场形成直接竞争。韩国现代、印度塔塔等亚洲品牌以低价策略争夺东南亚市场份额;三是供应链波动。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地缘冲突或影响交付周期。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削弱价格优势。
结语:
2025年中国重卡出口市场将迎来历史性突破,谁将成为这场出口盛宴中的最大受益者?这不仅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取决于其能否紧跟市场趋势、抓住发展机遇并有效应对潜在风险挑战。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