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比亚迪全栈自研补齐最后一块拼图。
“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到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应该满足用户高频的出行场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安全,这是长城汽车孜孜不倦的追求。”2月11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引发关注。
无独有偶,在此10个小时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也发表类似言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华为鸿蒙智行是断代领先!”
对此,有观点认为二者在内涵前一日发布了“天神之眼”智驾方案的比亚迪。
2月10日,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磅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并构建起“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天神之眼”是2023年7月腾势N7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系统。据介绍,“天神之眼”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与算法架构,并整合英伟达、华为、地平线等头部企业的计算平台,实现软硬件深度融合。
彼时,业内人士指出,“该系统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带动上游传感器、车载芯片、高精地图等核心环节需求增长。”
而在2月10日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中,比亚迪将2023年随腾势N7首发的“天神之眼”进行了整体的更新,在规格上进一步细分为三套技术方案——天神之眼A -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 -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和天神之眼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三套方案分别对应的是仰望、腾势级比亚迪品牌,以及比亚迪品牌的入门级产品之上。依靠A、B、C三个级别来覆盖定位不同,价格不同的产品区间。
据了解,首批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的21款车将上市。而这21款车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包括在售价格最低的海鸥,其起售价为6.98万元。
一口气发布21款智驾车型,并将高阶智驾的门槛拉到10万元以下,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国内车市竞争格局将被重塑。
虽然目前比亚迪自研的智驾能力仍不足以挑战行业第一梯队,但将无可避免地对新势力、传统车企和合资品牌形成冲击,倒逼其他车企跟进,若不推出类似低价高配智驾车型,可能失去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市场份额被抢占,加剧价格战与技术战,促使行业重新洗牌。
截至目前国内车企智驾第一梯队有华为加持下的“鸿蒙四界”、小鹏、理想和智己汽车等。
如,华为的ADS 3.0系统覆盖高速和城区场景,并能实现无图领航功能,具备“有路就能开”的能力,能够在复杂路况下自动避让对向来车、行人等。而比亚迪的天神之眼,作为多传感器融合的自研辅助系统,天神之眼依托大车云数据库提供了全场景的智驾体验。
2024年比亚迪乘用车销量425万辆为国内车市年度“销冠”,随着“天神之眼”的广泛应用,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届时或会削弱华为 ADS 3.0 在部分消费者心中的技术领先印象,使消费者在选择智能驾驶汽车时有了新的选择。
不仅如此,比亚迪拥有完整的垂直整合能力,从电池、电机、电控到芯片等,智能驾驶技术可以深度整合到整车中。这使得“天神之眼”在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需求,可能对华为 ADS 3.0 与车企合作的供应链模式形成竞争压力。这或是余承东作出上述反应的根源之所在。
当然,这些挑战不只是“鸿蒙四界”需要面对的,而是当下所有参与智能化竞争的车企需要面对的。此前业内一致认为“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比亚迪只是拉开了下半场竞争的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的次日,2月12日鸿蒙智行针对智界S7推出3年0息、5年低息限时金融政策。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华为的“应激政策”。
实际上,除“鸿蒙四界”、理想、小鹏等头部智驾车企外,类似于四维图新、地平线等智驾供应商同样会受到冲击。智驾公司要走通商业化,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积极配合主机厂,开启前装量产走规模化道路,二是打通订阅付费,建立付费墙制度。
随着车企采用全栈自研的算法,使得一些原本为其他车企提供智能驾驶软件算法的供应商,失去了进入比亚迪体系的机会,市场拓展受到限制。据了解,2024年已有多家智驾公司传出“噩耗”,如禾多科技以及近日刚刚“暴雷”的纵目科技等。
据了解,赛力斯、长安、奇瑞、比亚迪、长城等都曾是纵目科技的客户。但这些企业大多从2023年开始大力投入到自研上,这就导致了纵目科技核心客户不断流失。
虽然从行业技术上看比亚迪前面还有诸多对手,如小鹏、理想、华为计划2025年实现或挑战L3智能驾驶,而极氪和元戎启行等企业也计划在2025年加入这一赛道。但可以明确的是智驾元年已经到来,主机厂、供应商均会卷入智驾大战,“智驾平权”将成为车市下一步竞争的关键。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