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蛇年春节刚过,全国各地立刻切入“开工模式”,市场先抑后扬,在创新破局带动下,中国股市整体回暖。
整个股市也吹来了三股“风”。
一是DeepSeek的风,彻底把AI“吹”了起来。继周二大十字星、周三暴涨、周四大十字星后,周五DeepSeek概念板块再度暴涨,盘中最大涨幅高达4.36%,终盘涨幅3.28%,报1499.33点。
随着股价飙升,DeepSeek板块量能空前释放。短短8个交易日,DeepSeek最大区间涨幅高达51.51%,堪比去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双创板的升势。就在DeepSeek气势磅礴拉升之际,A股市场微盘股与低价股走低。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DeepSeek概念板块继续位居A股概念板块涨幅榜第一,DeepSeek也成为了当前A股市场最大的“吸金王”。
从DeepSeek的“现象级”崛起不难看出,相关AI产业或有望成为近期市场核心。AI应用、数据云端、国产算力、端侧大模型落地概念有望受益。
第二股则是想“哪吒”的风不知道吹到了股民身上了没?
据网络平台数据(灯塔专业版),《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预售)已超105.41亿元,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2位,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4位。这是中国第一部票房成绩突破百亿元大关的电影,而背后主投上市公司光线传媒市值也突破千亿。
第三是最近持续上涨的汽车万亿巨头——比亚迪。
截至2月14日收盘,比亚迪A股报收356.05元,上涨4.32%,总市值达到1.04万亿元。这是比亚迪A股市值在2022年6月首次突破万亿元后,再次站上万亿元大关。
从消息面上来看,在2024年全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1%达到427万辆,成为全球第五大车企后,2025年的比亚迪依旧在高歌猛进,近期不断有利好放出。
2月10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技术,这套系统分为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C三大版本,覆盖了从高端到亲民的全价格带车型。其中天神之眼C将覆盖7-20万价格区间,实现智驾普及。
天神之眼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行业内的巨大震动。
2月11日,多数新能源车企股价下跌,赛力斯股价大跌5.7%,理想汽车港股大跌5.59%,小鹏汽车港股大跌9%。美股特斯拉单日下跌超6%。
而长期在市场低谷徘徊的广汽集团近日股价迎来反弹,截至2025年2月14日收盘,广汽集团报收于9.07元,上涨1.0%,换手率0.38%,成交量27.84万手,成交额2.52亿元。
深究其原因仍与华为概念股有关。
1月10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华为共同建立GH公司,打造新汽车品牌。据悉,该品牌定位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与埃安、传祺两大子品牌并列。广汽负责“智造”,华为承担“智能”。
但此项合作能否成为广汽集团的“救命稻草”?
据数据显示,2024年广汽集团销量暴跌至200.31万辆,同比下降20.04%。销量下滑的同时,广汽集团的业绩也出现断崖式下跌。
2016-2018年,广汽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净利润更是连续突破60亿元、100亿元大关。但2019年开始,公司盈利情况急转直下,虽然在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但净利润增长幅度与收入增速并不匹配。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08%。
2024年广汽集团的业绩预告预计其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同比减少72.91%-81.94%;扣非净利润预计为-3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231.56%,创下自201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年度首次亏损。
广汽集团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同样不佳,从2021年开始,广汽集团的股价明显呈下跌趋势,而股价的下跌直接导致了广汽集团市值的大幅缩水。
具体来看,2021年年初,广汽集团A股总市值曾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港股总市值也超过1000亿港元。然而直到2025年2月14日,广汽集团A股总市值才重回2021年水平,总市值为935.61亿元。
从基金持仓情况来看,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对广汽集团的信心也在逐渐减弱。
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广汽集团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5家为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广汽集团A股流通股的比例约为10%。然而,到了2024年年末,广汽集团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公募基金的数量减少至2家,合计持股比例降至约5%。港股方面,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市值的大幅缩水,基金持仓数量减少等因素使公司再融资受阻,并对市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广汽集团能否通过和华为的合作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回增长轨道,仍需拭目以待。
本周的重磅新闻仍是东风、长安筹备重组一事。
2月9日晚间,东风股份和长安汽车同时公告称,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2月10日,东风汽车集团向媒体证实重组事项属实。
虽然此次重组尚处于筹划阶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一旦成功,无疑会给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形势变化迅速,新能源和智能化成为主流趋势。
得益于在在这两个赛道上的深耕,长安汽车在2024年总销量达到268万辆,同比增长5.1%,创下近7年新高,连续五年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73.4万辆,同比增长52.8%,海外市场全年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自主品牌销量223万辆。
尽管成绩有所进步,但距离年初长安汽车定下的280万辆年销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东风集团在2024年实现248万辆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得益于自主品牌崛起,实现了自2017年以来全年销量增速的首次转正,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137万辆,同比增长34.3%,占集团销量55%,但反观合资品牌板块全面承压。
东风集团同样未能完成2024年定下的32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完成度仅为77.5%。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无论是东风还是长安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急需通过变革来提升竞争力,若能够实现股权整合,不仅可提升产业集中度,对内还可实现平台化管理、降本增效,对外则能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长安和东风的合并重组目前被外界认为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对两家企业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或将对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按照二者在2024年的总销量来看,若双方合并,将有望诞生中国最大汽车集团。除此之外,另外几大央国企整合也存在可能性,“三大三小”或将成为历史。
就在2月10日开盘后,资本市场也给出了判断。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均一字板封涨停,东安动力开板后回封,长安汽车则高开后震荡下行。截至当日收,长安汽车也未能重回涨停,最终收涨4.73%。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