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让人感到意外,上汽大众Q1销量下滑了。上汽集团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同比下滑8.03%。
作为上汽集团合资板块的“顶梁柱”,这一数据似乎与集团整体一季度销量增长13.3%、新能源车同比大涨30%的亮眼表现形成鲜明反差。
上汽大众
上汽大众Q1销量下滑超8%,月底销量呈现出“前低后稳”趋势
根据上汽集团最新产销快报,上汽大众一季度累计销量22.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上汽大众的销量下滑8.03%。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3月单月销量达9.1万辆,同比增长3.9%,且2月、3月销量均与去年同期持平。
这种“前低后稳”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上汽大众在年初市场需求波动中的相对较为强势的调整能力。
不过,横向对比集团内自主品牌的表现——上汽乘用车一季度国内销量同比暴涨58.7%,新能源车占比持续攀升——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虽然表现不错,但是整体上依然更加依赖燃油车。
上汽集团3月产销快报
传统燃油车市场承压与新能源汽车转型压力,成销量下滑重要原因?
上汽大众的销量下滑,应该是多方面因素造成。其中,传统燃油车市场承压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40%。其中,相比自主品牌的强势表现,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持续被压缩。
尽管上汽大众推出了ID.系列纯电车型,且合资车企中,表现相对出彩,但在上汽大众的销量占比中,其销量贡献有限,相对并未形成类似比亚迪、特斯拉的爆款效应。
上汽大众
反观上汽集团整体新能源车销量一季度达27.3万辆,同比增长近30%。这种增长态势,主要由自主品牌拉动。
应该说,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进程中的“慢半拍”,兼之燃油车市场承压,或许是拖累上汽大众Q1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
上汽大众
上汽大众依然具备较大优势,足以让其破局和保持优势
不过,我认为,上汽大众目前依然具备较大优势。毕竟,面对当前的销量压力,上汽大众并没有坐以待毙。
一方面,其与母公司上汽集团的技术协同初见成效:搭载L2++级智驾系统的途观L Pro车型,采用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低成本方案,较新势力同类功能成本相对降低;
另一方面、上汽大众主力燃油车型如途观、帕萨特仍保持细分市场竞争力,3月途观家族销量依然可观,是细分市场当之无愧的热销车型,成为稳定基本盘的“压舱石”。
上汽大众
应该说,上汽大众如今的销量下滑局面,并非是单一合资车企遇到的问题,也是合资车企目前在国内车市处境的缩影。
在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市场份额逼近70%的背景下,合资品牌亟需重构价值定位。
如果上汽大众能够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实现差异化突破,或将在“油电切换”的持久战中凸显出优势。
上汽大众
本文结语:
短期来看,上汽大众的销量波动,应该是传统巨头转型的短期阵痛,对于任何车企而言,应该都很难避免。我认为,可以视为正常的市场波动,
长期而言,如果其能依托大众集团的全球技术储备与上汽的本土化能力,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实现“二次爆发”,将让它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2025年,随着一系列新车型落地,以及成本控制与生态合作的深化,上汽大众或迎来关键转折点。
当然,但若转型步伐无法追上市场迭代速度,失速的Q1可能只是危机的开端。不过,我认为,就上汽大众而言,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相比之下,我认为,与其说上汽大众失速,不如说其“蓄势待发”。
最后,本文数据来源上汽集团官方公告及公开报道,由于统计方式的差异性,可能与其他渠道公布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以官方数据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1620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