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小米YU7的爆单与交付危机正引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场前所未有的“抢客大战”。2025年6月26日上市仅18小时,小米首款SUV车型YU7便创下24万台锁单的全球纪录,然而长达8个月至1年以上的交付周期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空隙,极氪、蔚来、智己等十余家车企迅速推出“定金补偿”政策,承诺为退订小米YU7的用户全额补贴5000元定金。这场围绕高意向用户的争夺战,不仅揭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更反映了行业从产品竞争向用户服务竞争的深刻转型。
然而,爆单背后暗藏隐忧。由于订单增速远超预期,小米汽车产能面临严峻挑战。小米汽车App显示,当前YU7各版本的预估交付周期分别为:标准版53-56周、Pro版48-51周、Max版33-36周。这意味着最早下单的标准版用户最长需要等待近1年才能提车,即使是最快交付的Max版也需等待8个月左右。如此漫长的交付周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实属罕见,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焦虑。
用户退订的核心痛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新能源车牌指标有效期仅为1年,超长等待可能导致指标过期;二是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可能调整,存在补贴取消或税率上升的风险;三是技术迭代迅速,用户担心一年后提车时配置已落后于市场主流。此外,小米的定金规则也加剧了用户顾虑——锁单后5000元定金不可退还,而未锁单用户虽可在7天内退款,但需放弃购车机会。
面对这一局面,部分高意向用户开始动摇。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投诉,要求小米开放超期订单退款通道。有用户直言:“等一年太久了,期间可能有更好的车上市,5000元定金被套牢很不合理”。这种情绪迅速被竞争对手捕捉,一场围绕小米退订用户的“抢客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敏锐捕捉到小米YU7用户的焦虑情绪,多家车企在YU7上市后短短几天内便迅速推出针对性营销策略,形成了一场行业集体“截胡”行动。这场抢客大战的参与者既包括蔚来、极氪等造车新势力,也有智己、阿维塔等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甚至特斯拉也以差异化方式加入战局。各家的策略虽各有侧重,但核心都是为退订小米YU7的用户提供5000元定金补偿,以此转化这批高意向购车人群。
极氪汽车采取了最为激进的全车型补贴策略。极氪销售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任何车型都可以享受补齐定金的福利”,并承诺会指导用户操作小米退单流程。这意味着无论用户选择极氪001、007还是009,都能获得5000元定金的全额补偿。
蔚来汽车则推出了更具灵活性的定金抵扣政策。根据蔚来销售透露的方案,用户只需提供小米YU7的锁单订单证明(如订单截图或订单号),证明已支付5000元定金且无法退还,这笔钱就可以直接抵扣蔚来车型的购车尾款。多位用户已在社交平台证实了这一政策的真实性,分享了自己成功将小米定金转为蔚来购车款的经历。蔚来的策略巧妙之处在于,它并非现金返还,而是以车价减免形式实现,既降低了用户的转换成本,又确保了销售转化。蔚来销售甚至被曝密集出现在小米订单评论区主动“抢单”,展现出极强的进攻性。
智己汽车的战术则聚焦于特定车型转化。多位智己销售在社交媒体透露,小米YU7转购智己LS6时,原定金可转为购车优惠。智己LS6作为一款中大型智能电动SUV,与YU7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且交付周期相对较短,对急于用车的用户颇具吸引力。智己还通过私信引导潜在用户转单,提供一对一的购车咨询服务,力求提升转化效率。
除了上述三家主力玩家外,其他车企也纷纷加入战局,但策略更为多样化:阿维塔延续了此前针对小米SU7的“退订兜底”策略,通过海报宣传吸引退订用户;问界提供装潢费用减免,降低用户整体购车成本;小鹏汽车则以赠送配置积分的方式增强吸引力;华为智界S7推出限时尾款减免5000元的政策,与小米定金金额精准匹配。
写在最后:
从行业角度看,这场抢客大战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的转变。当市场增速放缓,车企不得不从竞争对手那里直接抢夺已确定的订单,行业竞争进入“零和博弈”阶段。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小米的爆单效应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所有车企对高价值用户的渴望”。这种竞争态势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定金补偿或将成为行业常态化的营销手段之一。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