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没想到去年年底才开始的合并谈判,在转过年来一个多月,就宣告破裂。根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日产在5日召开董事会,决定解除2024年12月与本田就合并事宜签署的谅解备忘录。6日上午,日产汽车公司社长内田诚与本田汽车公司社长三部敏宏进行会谈,表明了终止达成合并协议的意向。
据日媒报道,日产决定终止合并谈判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各自持股比例等细节上未能达成一致。此前有消息爆出,本田提出将日产变成子公司的方案。这引发了希望对等合并的日产的反对,直接导致谈判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至于双方是否会重新进行谈判,或在电动汽车等领域进行合作,将在今后进行审议。
实际上,从去年乘用车销量来看,本田和日产相差并不算大。根据车企公开数据显示,本田和日产去年整体销量分别为381万辆和337万辆,位列全球车企销量排行第8和第9位。如果两家车企能够合并,那么整体销量有望跟现代起亚掰一掰手腕,争夺第三名的位置。
但是从去年经营情况来看,本田和日产相差还是比较大。这是因为本田上一个财年(截至2024年3月)还能保持销售7%营业利润率,其中两轮车业务带来贡献较大。而日产则在上个财年盈利约合106.6亿元的情况下,本财年(截至2025年3月)预计亏损高达约合116.7亿元。
所以本田就业务统合进行谈判的条件是,业绩不佳的日产能否制定振兴计划,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的年营业利润至少需要增长三倍,才能顺利完成双方计划的整合。而日产在推进复苏计划过程中,因遭到各地区对结构调整的强烈反对而被推迟。本田看到日产无法实现相关要求后,提出的子公司方案被日产拒绝。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与本田谈崩之后日产需要迫切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汽扯扒谈”也尝试性的通过DeepSeek对日产新的合作目标进行一下预测。预测结果与现在事件进展比较贴合。在与本田合作第一选择无法达成后,日产将目光投向了美国。北美是日产最重要的市场,日产想找一个最好来自科技行业且总部在美国的合作伙伴。同时朝着电气化和自动化方向的全面转型,促使全球汽车制造商寻求与其他行业结盟。可能的合作对象包括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但是这样的美国公司收购日本车企,在运作难度上也很高,相关公司是否有意愿也并不明确。但更靠近美国市场,这是日产目前寻求的第一选择。
此外富士康是当前最明确的潜在合作方。其母公司鸿海集团曾于2024年底试图收购日产股份,但因日产与本田的谈判而搁置。富士康的电动车业务负责人关润,曾在日产任职33年,其从业经历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桥梁。富士康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野心与日产的产能、品牌资源形成互补,但是种种迹象表明,鸿海接洽日产只是“一头热乎”,虽然鸿海有很强的意愿,但是仍需等待时机。
此外DeepSeek还分析得出日产与其他日本车企或者中国车企以及科技公司合作的可能,不过考虑到其他日本车企的经营状况,以及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情况,这些潜在合作可能性并不高。日产的优先选择可能是美国科技企业或富士康,前者能助其巩固北美市场并加速技术转型,后者则提供制造能力和资本支持。但是不论怎样,日产内部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有效改变财务状况,提升投资者信心。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